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08,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南土
剑南
四境
东隅
青冢
转战
西偏
诸夏
边郡
边州
泉州
穷边
塞下
东土
迁徙
《漢語大詞典》:南土
(1).南方地区。《诗·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孔颖达 疏:“当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传·昭公九年:“ 巴 、 濮 、 楚 、 邓 ,吾南土也; 肃慎 、 燕 、 亳 ,吾北土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南土风俗,恶他舍之猫产子其家,以为大不祥。” 清 姚燮 《哀雁》诗:“自云朔方岁饥苦,欲托残生到南土。”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君自南土来书,谓:‘邇者振大 汉 之天声,想诸公都在剑影光中,抵掌而谈。不慧远适异国,唯有神驰左右耳。’”
(2).方言。指鸦片烟。 沙汀 《困兽记》二三:“当他靠上烟灯,把那些饴糖般的南土烤了又捏,捏了又烤,一锭一锭抽着的时候,他的不快却又开始侵蚀他了。”
《國語辭典》:剑南(劍南)  拼音:jiàn nán
地名。唐贞观时所设十道之一。因位在剑阁之南,故称为「剑南」。包括今四川省剑阁以南,大江以北,甘肃省蟠冢山以南及云南省东北边境等地。
分類:地区
《國語辭典》:四境  拼音:sì jìng
四方国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國語辭典》:东隅(東隅)  拼音:dōng yú
1.东方日出之地。亦指早晨。《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2.东侧。《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
《國語辭典》:青冢  拼音:qīng zhǒng
在归绥市南大黑河畔的冢墓,相传为王昭君墓。因冢上的草色常青,故称为「青冢」。唐。柳中庸 征人怨诗:「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唐。张乔书边事诗:「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也作「青冢」。
《國語辭典》:转战(轉戰)  拼音:zhuǎn zhàn
持续在不同地区作战。唐。王维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漢語大詞典》:西偏
(1).西部;西方边远地区。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
(2).西侧。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 宋 陆游 《涪州》诗:“古垒西偏晓繫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國語辭典》:诸夏(諸夏)  拼音:zhū xià
古代对中国的泛称。封建时代,天子之下,诸侯国很多,故称为「诸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诸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國語辭典》:边郡(邊郡)  拼音:biān jùn
边境附近的郡邑。《汉书。卷七四。魏相丙吉传。丙吉》:「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南朝梁。江淹别赋〉:「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
《漢語大詞典》:边州(邊州)
亦作“邉州”。 靠近边境的州邑。泛指边境地区。《宋书·索虏传》:“僕以不德,荷国荣宠,受任边州,经理民物。” 唐 马戴 《雪中送青州薛评事》诗:“怜君急王事,走马赴边州。” 宋 李曾伯 《沁园春·月夜自和》词:“少年弓剑边州,惊转首黄粱还梦不?”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崔氏寻夫》:“河工去了就邉州。”
《国语辞典》:泉州  拼音:quán zhōu
城市名。位于福建省东南。原为晋江县的核心地区,宋、元时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明以后因港口淤塞而逐渐衰微。民国后置泉州市。
《漢語大詞典》:穷边(窮邊)
荒僻的边远地区。 宋 苏舜钦 《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穷边苦寒地,兵气相缠结。”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穷边自足愁怀,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张素 《吉长道中》诗:“客来远道奔驰苦,地入穷边感慨多。”
《漢語大詞典》:塞下
边塞附近。亦泛指北方边境地区。史记·高祖本纪:“ 卢綰 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其冬,来朝,奏曰:得益开田四千顷,则尽可以给塞下五城矣。” 明 刘绩 《征妇词》:“君为塞下土,妾作山头石。” 陈去病 《出塞望蒙古》诗:“兵增不征讨,苦哉塞下民。”
《國語辭典》:东土(東土)  拼音:dōng tǔ
1.东方的地区。《书经。康诰》:「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2.中国本土的代称。《西游记》第八回:「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
《國語辭典》:迁徙(遷徙)  拼音:qiān xǐ
1.搬移、迁移。《礼记。月令》:「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如果可以一劳永逸,何不另酬一笔款项,把百姓迁徙出去呢?」
2.更改、改变。《国语。齐语》:「内教既成,令勿使迁徙。」《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