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事生肘腋  拼音:shì shēng zhǒu yè
比喻祸乱发生在身边或内部。参见「变生肘腋」条。如:「这种变故,事生肘腋,旁人也无法帮忙。」《孽海花》第三二回:「这种内变,事生肘腋,无从预防,固不关于军略,也无所施其才能,只好委之于命了!」
《国语辞典》:祸生肘腋(祸生肘腋)  拼音:huò shēng zhǒu yì
比喻祸乱发生在身边。参见「变生肘腋」条。《周书。卷三。孝闵帝纪》:「祸生肘腋,衅起萧墙。」
《国语辞典》:炎阳炙人(炎阳炙人)  拼音:yán yáng zhì rén
炙,烤。「炎阳炙人」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如:「炎阳炙人,应该避免长期曝晒,以免伤害皮肤。」
《国语辞典》:肘腋之忧(肘腋之忧)  拼音:zhǒu yì zhī yōu
肘,手肘。腋,腋窝。肘腋之忧比喻潜藏在身边的祸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六。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倘此例他日踵行,亦肘腋之忧也。」也作「肘腋之患」。
《漢語大詞典》:嘴大喉咙小
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是个嘴大喉咙小的人,把许多工作都揽在身上,实际上又干不了
《国语辞典》:啷铛(啷铛)  拼音:lāng dāng
佩带在身上的零星饰物。如:「那位小姐一身啷铛的打扮,很有塞外民族的风情。」
《国语辞典》:香荷包  拼音:xiāng hé bāo
装香料的荷包。配带在身上,可作为装饰品。
《漢語大詞典》:短上衣
穿在身体上半部的类似外套的短外衣,通常有前开门、领、翻领(卜头)、袖子及口袋,长度从腰部至臀部不等,有时单独穿,有时作为一套衣服的一部分穿
女子穿的合体茄克,长及腰部或更短些
《國語辭典》:后肢(後肢)  拼音:hòu zhī
脊椎动物或昆虫等长在躯体下部或后部的两条腿。
《國語辭典》:后腿(後腿)  拼音:hòu tuǐ
1.兽类、爬虫类或昆虫长在后面的两条腿。
2.人行走时,在后面的那只脚。
《漢語大詞典》:护身佛(護身佛)
带在身上用以辟邪护身的佛像。红楼梦第七八回:“説着,又向怀中取出一个旃檀香小护身佛来。” 清 焦应旂 《西藏志·衣冠》:“又带一银盒,名曰阿务,内装护身佛、子母药之类。”
《國語辭典》:暗器  拼音:àn qì
暗中发出的兵器,如镖、弹弓、袖箭等。元。杨讷《西游记》第四出:「快去点门外弓兵,不用枪刀显露,则将暗器潜行。」《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
《漢語大詞典》:抱担(抱擔)
抱起来背在身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凡溺水之人救起,仍有微气或胸前尚温,速令生人脱贴身里衣,为之更换,抱担身上,将尸微微侧之,令腹内之水流出。”
分類:在身身上
《國語辭典》:内出血(內出血)  拼音:nèi chū xiě
人体内部出血,而未流出体外的现象。大多是内脏器官受到伤害而引起血管系统的病变,或是血液本身异常,血液停留于身体内部。如脑溢血、胃出血等。
《漢語大詞典》:票夹(票夾)
放在身边用以盛放票证、钱钞及零星纸片物品的一种扁平小袋。其质地形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