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晋献公(晋献公)  拼音:jìn xiàn gōng
春秋晋武公之子,名诡诸;始都绛,在位二十六年,灭虞、虢诸小国。卒谥献。
《国语辞典》:宋高宗  拼音:sòng gāo zōng
帝号。(西元1107~1187)姓赵名构,字德基。在位三十六年。徽宗第九子。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掳后,即位应天府,迁都临安,保有南方之地。后以秦桧为相,杀岳飞,与金媾和,奉表称臣,遂成偏安之局。
《国语辞典》:周平王  拼音:zhōu píng wáng
帝号。姓姬名宜臼。在位五十一年。幽王之子,幽王被犬戎所杀,诸侯迎立为王,东迁雒邑,是为东周,周室自此衰微。
《國語辭典》:数位(數位)  拼音:shù wèi
1.指以固定的數目及位數表示可數的量的方式。如:十进位的3258,3在第四个位置时其量为3×10^(4-1)。
2.數的位置。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3.指數字系统中代表一个整數的符号、數字或图形。例如十进位的數位为0~9,二进位的數位为0或1。
4.电学上指不連续变化的數量表示法。为英语digital的意译。所谓不連续变化就是任何时间它的量是非連续变化。它的变化过程只是抽样的定点。如:「數位电脑」。
《国语辞典》:宋仁宗  拼音:sòng rén zōng
帝号。(西元1010~1063)名祯。在位四十一年。真宗之子。任富弼以和契丹,任韩琦、范仲淹以拒西夏,宽恕爱民,为有宋第一仁主。
《漢語大詞典》:安厘王(安釐王)
名圉( ),魏国第六君,在位三十四年(公元前276—前243)。釐, ,同“僖”
分類:在位
《漢語大詞典》:智藏瘝在
谓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书·召诰:“厥终智藏瘝在。” 孔 传:“贤智者隐藏,瘝病者在位,言无良臣。” 周秉钧 易解:“瘝,读为鰥,《释詁》:鰥,病也。 紂 政不善,贤智者藏匿,病民者在位。”
《國語辭典》:周公吐哺  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比喻求贤心切。参见「握发吐哺」条。汉。曹操 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国语辞典》:裳裳者华(裳裳者华)  拼音:cháng cháng zhě huá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裳裳者华,刺幽王也。」或以为赞美某在位者之诗。首章二句为:「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国语辞典》:亨利五世  拼音:hēng lì wǔ shì
Henry Ⅴ
人名。(西元1387~1422)英格兰国王。在位期间与法国重启百年战争,大败法国,使英格兰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王国。西元一四二二年死于斑疹伤寒。
《国语辞典》:君射臣决(君射臣决)  拼音:jūn shè chén jué
比喻在位者的喜好,必为下位者所效法。语本《荀子。君道》:「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
《国语辞典》:奥古斯都时期(奥古斯都时期)  拼音:ào gǔ sī dū shí qí
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在位时期(西元前27~西元14),此时期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因此后世以奥古斯都时期称历史上文艺发达的时期。如在英国史上,狭义的奥古斯都时期,是指安娜女王在位时期(西元1702~1714),广义则指坡普生存的时代(西元1700~1750)。
《国语辞典》:伊丽莎白时代(伊丽莎白时代)  拼音:yī lì shā bó shí dài
Elizabethan Age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西元1558~1603),在政治上正值英国海权扩张、国力蒸蒸日上。在文化上值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成就辉煌灿烂,如莎士比亚戏剧等,史称为「伊丽莎白时代」。
《国语辞典》:魏道武帝  拼音:wèi dào wǔ dì
帝号。(西元371~409)姓拓跋,名圭。在位二十三年(西元386~409)。武功颇盛,建立北魏。使鲜卑人分地定居、从事耕种,并任用汉人。晚年因服食寒食散,性情大变、猜忌多疑,并诛戮大臣,后为次子绍所杀,庙号太祖。
《国语辞典》:文景之治  拼音:wén jǐng zhī zhì
汉代文帝、景帝在位期间,仁慈恭俭,笃信黄老,以清静不扰民为政策,海内富庶,国力强盛,史称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