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38,分116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鼎运
国备
国具
国歌
公民
槱薪
致胙
家货
国恶
捐输
不血食
丰储仓
党国
斗蛇
通邮
《漢語大詞典》:鼎运(鼎運)
帝王或国家的命运。宋书·武帝纪论:“鼎运虽改,而民未忘 汉 。” 南朝 梁 沈约 《为南郡王让中军表》:“皇衢肇啟,鼎运始资。”旧唐书·音乐志四:“基我鼎运,於万斯年。”
《漢語大詞典》:国备(國備)
指国家的储备。墨子·七患:“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分類:国家储备
《漢語大詞典》:国具(國具)
治理国家所需的人材。荀子·君道:“故人主必将有卿相辅佐足任者然后可,其德音足以镇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担任外交的人,古时叫作‘行人’。这种人当然也是很要紧的,假使借用 荀子 的话来表示,这种人就是三种‘国具’之一。”
《國語辭典》:国歌(國歌)  拼音:guó gē
由国家制定,颁行全国,代表国家的乐歌。通常于隆重集会、国际会议或比赛中演奏或演唱。
《國語辭典》:公民  拼音:gōng mín
1.拥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依其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国家赋予公法上之权利,以及负担公法上义务之国民。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亦公民也》:「公民,人民之有公权得选举议员者也。」
2.为公众利益著想的人。《韩非子。五蠹》:「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
3.君王的百姓。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六。齐伤槐女》:「妾父衍,幸得充城郭为公民。」《魏书。卷七一。列传。裴叔业》:「今大计已尔,势不可追。恐民非公民,吏非公吏。」
《漢語大詞典》:槱薪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兴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因以“槱薪”比喻国家选拔贤才。 南朝 宋 谢庄 《求贤表》:“考绩之风载泰,槱薪之歌克昌。”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藩府贺正》:“但喜槱薪能得士,待看驱策佐明廷。”
《漢語大詞典》:致胙
(1).古时天子祭祀后,将祭肉赏赐诸侯,以示礼遇。国语·齐语:“ 葵丘 之会,天子使 宰孔 致胙於 桓公 ,曰:‘余一人之命,有事於 文 武 ,使 孔 致胙。’” 韦昭 注:“胙,祭肉也。”史记·商君列传:“居五年, 秦 人富强,天子致胙於 孝公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奉 汉帝 为 山阳公 ……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於太庙,致胙。”
(2).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国语·鲁语上“尝、禘、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 韦昭 注引 贾 唐 二君曰:“臣祭,致肉於君,谓之致胙。”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郑玄 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 唐 贾公彦 疏:“今彼虽据诸侯礼,王之臣致胙亦然。故云‘归胙於王’也。”参见“ 致福 ”。
《漢語大詞典》:致福
(1).古代臣子祭祀后,将祭肉奉献给国君,表示为君王和国家添福。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郑玄 注:“致福,谓诸臣祭祀,进其餘肉,归胙于王。”周礼·春官·都宗人:“掌都祭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正都礼与其服。”《穀梁传·僖公十年》:“世子祠。已祠,致福於君。” 锺文烝 补注:“福,胙肉。”
(2).代人主持祭祀,将祭馀之肉奉献给主人,也称致福。礼记·少仪:“为人祭曰致福。” 陈澔 集说:“为人祭,摄主也,其归胙将命之辞言致福,谓致其祭祀之福也。”
(3).得福;求福。易·震:“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 高亨 注:“言面临鉅雷,畏恐则得福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诛乱除害,兴利致福。”
《漢語大詞典》:家货(家貨)
(1).先 秦 时代指大夫的资财。国语·楚语下:“公货足以宾献,家货足以共用,不是过也。” 韦昭 注:“家,大夫也。”
(2).指国家的库财。晏子春秋·问上十一:“今君税敛重,故民心离;市买悖,故商旅絶;玩好充,故家货殫。”
(3).私家的资财。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
《漢語大詞典》:国恶(國惡)
指有损国家的坏事、丑事。左传·僖公元年:“公出復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 孔颖达 疏:“国内有乱,致令公出,不书‘公出復入’,讳国乱也。国乱,国之恶事,讳国恶,是礼也。”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司马君实 充史讨,白执政:《时政记》《起居注》皆并不载 元昊 叛命、北戎请地事,欲就枢密府检寻事迹,以备载録。 龎相 自至史院商量, 孙朴 兼修国史之任,云:‘国恶不可书。’”
《國語辭典》:捐输(捐輸)  拼音:juān shū
将财物捐助缴纳给公家。《清史稿。卷一一二。选举志七》:「光绪二十一年,新海防例展限,议增武职捐,于拣发外别立一班,俾捐输踊跃。」
《漢語大詞典》:不血食
指因为无后嗣或国家灭亡而绝祀。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左传·庄公六年:“ 邓侯 曰:‘人将食吾餘。’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新五代史·刘承钧传:“然 承钧 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 汉氏 之不血食也。”
《漢語大詞典》:丰储仓(豐儲倉)
南宋 所置国家粮仓名。宋史·孝宗纪二:“乙巳,置 丰储仓 。”宋史·孝宗纪二:“乙丑,增筑 丰储仓 。” 宋 楼钥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 丰储仓 :所以为中都之备,一时欲用,出圣断,排羣议,积贮为之一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北山分脉城内胜迹一:“ 丰储仓 : 景定 初, 贾似道 行公田法,以此收其租入。”
分類:国家粮仓
《國語辭典》:党国(黨國)  拼音:dǎng guó
政党和国家。如:「党国元老」、「功在党国」。
《漢語大詞典》:斗蛇(鬥蛇)
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於 郑 南门 中,内蛇死。六年而 厉公 入。”后遂以“斗蛇”喻国家内乱。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犬牙 晋 楚 ,鼎定 齐 秦 ,时遇斗蛇之餘,乍进牵羊之弊。”
《國語辭典》:通邮(通郵)  拼音:tōng yóu
国家或地区之间有邮件相互往来。如:「我们的邮政事业发达,和世界各国都有通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