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53,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固守
班固
固穷
固然
坚固
不固
固陋
自固
永固
为固
固执
固请
巩固
贞固
固本
《國語辭典》:固守  拼音:gù shǒu
坚守不改变。《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城中兵少粮尽,燮犹固守。」《三国演义》第六回:「酸枣诸将固守成皋,据廒仓,塞轘辕、大谷,制其险要。」
分類:固守坚守
《國語辭典》:班固  拼音:bān gù
人名。(西元32~92)字孟坚,汉班彪子,明帝时为郎,曾与傅毅典校秘书,后续其父彪所著《汉书》,积二十馀年乃成。为断代史之祖。著有〈两都赋〉、〈封燕然山铭〉等四十馀篇作品,传于后世。
《國語辭典》:固穷(固窮)  拼音:gù qióng
安于贫困。《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國語辭典》:固然  拼音:gù rán
1.本来就如此。《楚辞。屈原。离骚》:「鸷鸟而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2.虽然。《红楼梦》第五一回:「你们固然不敢抱怨,未免想著我只顾疼这些小孙子孙女儿们。」《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3.本有的形态。《庄子。养生主》:「批大却,导大窾,因其固然。」
《國語辭典》:坚固(堅固)  拼音:jiān gù
牢固不移。《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匆匆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也。」《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此二城高峻坚固,急切攻打不下。」
《国语辞典》:不固  拼音:bù gù
不稳固。《楚辞。屈原。离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文选。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感深操不固,质弱易版缠。」
《國語辭典》:固陋  拼音:gù lòu
见闻浅陋。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鄙人固陋,不知忘讳。」《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是后人固陋,与朱子无关。」
《漢語大詞典》:自固
巩固自身的地位,确保自己的安全。 汉 扬雄 《州箴·执金吾箴》:“国以自固,兽以自保。”汉书·佞幸传·董贤:“ 贤 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后汉书·崔駰传:“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南史·梁纪上·武帝上:“迫之,因復散走,退保 朱雀 ,凭 淮 自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将帅之臣,玩寇以自安,养寇以自固,誉寇以自重也。”
《韵府拾遗 遇韵》:永固
宋书江夏王传诸侯受爵亦愿永固邦家
《分类字锦》:为固(为固)
礼记城郭沟池以为固
分类:为固城郭
《國語辭典》:固执(固執)  拼音:gù zhí
1.坚守不违背。《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无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禄,以次贯行,固执无违。」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红楼梦》第七八回:「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的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你们恁样固执,我也没法,只得告辞了。」
《国语辞典》:固请(固请)  拼音:gù qǐng
力请、再三邀请。《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分类:再三邀请
《國語辭典》:巩固(鞏固)  拼音:gǒng gù
1.加强力量使其更加坚固、牢靠。如:「巩固基础」、「巩固国防」。
2.坚强不易动摇。如:「周密的人事部署,使他的地位更加巩固。」
《國語辭典》:贞固(貞固)  拼音:zhēn gù
固守正道,坚贞不移。《易经。乾卦。文言曰》:「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窃闻巴西谯秀,植操贞固。」
《国语辞典》:固本  拼音:gù běn
1.根基稳固。《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陆瑁》:「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重其名器,深根固本,传之百世。」《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
2.稳固根本。如:「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