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恒性(恆性)
亦作“恒性”。
(1).常性;固有的本性。《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恆性,克绥厥猷惟后。” 孔 传:“顺人常有之性。”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忧合欢离,品物恆性,故鱼以泉涸而呴沫,鸟因将死而鸣哀。” 明 何景明 《咏怀》:“金石有恆性,销鑠詎能迁。”
(2).犹恒心。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但我以为须有恒性而极负责的人,虽是小事情,也看作大事情做,才是。”参见“ 恆心 ”。
《國語辭典》:恒心(恆心)  拼音:héng xīn
恒久不变的心志。《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乡里的妈妈儿,可晓得甚么叫作恒心,她又晓得甚么叫作定力?」
《漢語大詞典》:本教
(1).谓农事。韩非子·亡徵:“主多怒而好用兵,简本教而轻战攻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简本教,谓废农事也。”
(2).根本性的教育。吕氏春秋·孝行:“夫孝,三皇五帝之本教,而事之纪也。”
(3).藏族地区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术。佛教传入前,在 吐蕃 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八世纪后势力逐渐衰微。在与佛教的长期相互斗争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义,逐渐形成类似喇嘛教的一个教派。藏语称“本波”。也叫“钵教”、“笨教”,俗称“黑教”。
《國語辭典》:陈规(陳規)  拼音:chén guī
1.旧有的制度规章。
2.人名。字正叔,金稷山人,生卒年不详。明昌进士,曾为监察御史,未几,坐事解职,后出为中京副留守,未赴而卒。为人敦厚直实,博学工诗文,为时人所重。
《國語辭典》:坚韧(堅韌)  拼音:jiān rèn
坚固而有韧性。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五:「其材产西北者至良,名黄松,坚韧冠百木。」
《漢語大詞典》:极性
物体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现出相反的固有性质或力量
对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如倾斜、感觉或思想);向特定方向的倾向或趋势
对两极或起电(如物体的)特定正负状态
《國語辭典》:内在(內在)  拼音:nèi zài
隐于事物内部的实质内涵。如:「人不能光凭外表,内在也要充实。」
《国语辞典》:旧性(旧性)  拼音:jiù xìng
固有的习性。《水浒传》第四回:「鲁智深一者初做和尚,二来旧性未改,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马氏每每苦劝,只是旧性不改。」
分类:固有习性
《國語辭典》:娘胎  拼音:niáng tāi
母体。《西游记》第一三回:「贫僧不瞒太保说,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晓得吃荤。」
《国语辞典》:新医(新医)  拼音:xīn yī
西医。相对于中国固有的中医而言。
《國語辭典》:属性(屬性)  拼音:shǔ xìng
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如:「昼伏夜出,是夜行动物的属性。」
《国语辞典》:强弓硬弩(强弓硬弩)  拼音:qiáng gōng yìng nǔ
坚固有力的弓。《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操令强弓硬弩射住,令典韦出马。」
《国语辞典》:工尺字儿(工尺字儿)  拼音:gōng chě zì ér
我国固有的音阶符号。参见「工尺」条。
《国语辞典》:本土化  拼音:běn tǔ huà
社会发展的趋势逐渐朝向与本地固有的文化型态相结合。如:「在一片本土化声中,歌仔戏的艺术成就又逐渐被人重视了。」
《国语辞典》:国术馆(国术馆)  拼音:guó shù guǎn
提倡并教授我国固有武术的场所,或治疗跌打损伤的武馆。
《国语辞典》:偶性  拼音:ǒu xìng
1.偶有的属性,非事物固有的性质。
2.发生原因不可知的性质。
3.出于预料以外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