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7,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捺杀因
内在因素
十二因缘
释提桓因
收因结果
收因种果
事出有因
赛因斯
撒因
上件因依
咖啡因
康拜因
腊因风卷
来因去果
兰因絮果
《漢語大詞典》:捺杀因(捺殺因)
蒙古语。好。《黑鞑事略》:“捺杀因,韃语好也。”参见“ 撒因 ”。
分類:蒙古语
《漢語大詞典》:撒因
亦作“ 撒嬴 ”。 蒙古语。好。《元朝秘史续集》卷二:“每百羊中岁输其一,给贫乏者,亦撒因也。”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著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二折:“我骑一匹撒因的抹邻,众小番都骑癩象。”
分類:蒙古语
《高级汉语词典》:内在因素  拼音:nèi zài yīn sù
生就的生长变化的因素;生长变化的东西
《國語辭典》:十二因缘(十二因緣)  拼音:shí èr yīn yuán
佛教用语。佛教基本理论之一。指构成一切痛苦轮回的十二项要件。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是指对佛法的无知;行是指有意志的行为;识是指死后,由于过去的行为,导致投生的心识;名色是指处在母胎中的身、心(识除外);六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身体感官和认识对象;触是指感官对现象的接触;受是指接触后产生的感受;爱是指感官接触后生起的欲望;取是指执著;有是指导致轮回的行为。十二缘起之间的关系像环链相扣。老死和一切苦缘于生;生缘于有;有缘于取;取缘于爱;爱缘于受;受缘于触;触缘于六处;六处缘于名色;名色缘于识;识缘于行;行缘于无明。后者决定前者的存在,因此去除无明就没有行,没有行就没有识的投胎,以至生和老死的一切烦恼也灭除。也称为「十二缘起」。
《國語辭典》:释提桓因(釋提桓因)  拼音:shì tí huán 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國語辭典》:收因结果(收因結果)  拼音:shōu yīn jié guǒ
最后所获得的成果。宋。晁端礼柳初新。些儿柄靶天来大〉词:「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愿和伊同宴乐,办取坚心,收因结果。」也作「收缘结果」、「收圆结果」。
《漢語大詞典》:收因种果(收因種果)
见“ 收因结果 ”。
《國語辭典》:收因结果(收因結果)  拼音:shōu yīn jié guǒ
最后所获得的成果。宋。晁端礼柳初新。些儿柄靶天来大〉词:「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愿和伊同宴乐,办取坚心,收因结果。」也作「收缘结果」、「收圆结果」。
《國語辭典》:事出有因  拼音:shì chū yǒu yīn
事情的发生必有原因、理由。《糊涂世界》卷八:「这边的事,无非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八个字的枕中秘诀,含糊过去,也就不必再提。」
分類:总有原因
《漢語大詞典》:赛因斯(賽因斯)
英语science的音译。谓科学、科学研究。 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分類:英语音译
《漢語大詞典》:撒因
亦作“ 撒嬴 ”。 蒙古语。好。《元朝秘史续集》卷二:“每百羊中岁输其一,给贫乏者,亦撒因也。”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著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二折:“我骑一匹撒因的抹邻,众小番都骑癩象。”
分類:蒙古语
《高级汉语词典》:上件因依
上述因由
《國語辭典》:咖啡因  拼音:kā fēi yīn
一种存在于茶叶、可可及咖啡中的植物碱。为英语caffeine的音译。结晶体呈柱状,白色有光泽,且有苦味。具兴奋和利尿功能。也称为「咖啡碱」。
《漢語大詞典》:康拜因
英语combine的译音。能一次同时完成几种作业的组合式采收机器。特指联合收割机。
《分类字锦》:腊因风卷(腊因风卷)
曹松 除夕诗 半夜腊因风卷去。
分类:岁除
《漢語大詞典》:来因去果(來因去果)
犹言来龙去脉。 谢觉哉 《不惑集·领会》:“领会是‘心领神会’,不仅懂得文件的意义,而且懂得文件的来因去果。”
分類:来龙去脉
《國語辭典》:兰因絮果(蘭因絮果)  拼音:lán yīn xù guǒ
兰因,原指郑文公妾燕姞梦见其祖伯鯈赠予兰草,后生穆公取名为兰。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比喻美好的前因。絮果,比喻如飘絮离散的后果。「兰因絮果」引喻为始合终离,婚姻不美满。《虞初新志。卷一。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谁深。」清。龚自珍丑奴儿令。鸾笺偷写伊名字〉词:「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镫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