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大事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一大事之因缘。文句四上曰:「众生有此机,感佛名因,佛乘机而应,故名为缘,是为出世本意。」
【佛学常见辞汇】
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因缘,即为了化度众生的因缘。法华经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故名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之仪式,故名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故名为因。如来證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故名为缘。一切如来出现于世,皆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舍此则非如来出世本怀,经云:如来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是也。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一切流摄守因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一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个之原因也。俱舍论六曰:「一因生法,决定无有。」瑜伽论释曰:「證得一因,即成佛道。」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三乘所修之因,而證一乘之果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生因,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萌芽是也。二、了因,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也。见涅槃经二十八。【又】一、能生因,第八识能生起眼等之诸识,又为一切善恶之因,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萌芽之因是也。二、方便因,眼等之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如水土以发生谷麦等萌芽之方便是也。见宗镜录七十一。【又】一、习因,如习贪欲,则贪欲愈增长,新译曰同类因。二、报因,如行善恶之因,即得菩乐之报,新译曰异熟因。见四教仪集注中。【又】一、正因,众生本具之理性,正为成佛之因者。二、缘因,一切之功德善根资助智慧之了因,开发正因之性者。见涅槃经二十八。又有近因远因,见大论。牵引因生起因,见瑜伽论。
【佛学常见辞汇】
1。生因和了因。生因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因种,如壳麦等种子是;了因是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2。正因和缘因。正因是正主的因;缘因是助缘的因。
【佛学次第统编】
二因者,无因邪因也。
一、无因 谓无因而自有果。
二、邪因 非因计因。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生因〕,生即发生。谓本具法性之理,则能发生一切善法。如谷麦等种,能生芽孽,是名生因。
〔二、了因〕,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是名了因。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能生因〕,谓第八识能生起眼等诸识,又为一切善恶种子之因,譬如谷麦等种,为发生芽孽之因,是名能生因。(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方便因〕,谓眼等诸识,能为方便引发第八识善恶之种,譬如水土以为发生谷麦等芽孽之方便,是名方便因。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习因〕,习即数习之义。谓如习贪欲,则贪欲增长,是名习因。
〔二、报因〕,报即果报,谓行善恶之因,即得善恶之报,是名报因。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论问曰:诸烦恼是恶法,云何能生善业?答曰:有二种因。
〔一、近因〕,谓人为求后世富乐,故修布施等善,是为近因。
〔二、远因〕,谓人欲离欲界衰恼不净之身,故修禅定之善,是为远因。
【三藏法数】
(出大涅槃经)
〔一、正因〕,正谓中正,中必双照,三谛具足,故名正因。(中正者,离于边邪也。双照者,照空照假也。空谓荡一切相,即是真谛;假谓立一切法,即是俗谛;非空非假,即是中谛。故云三谛具足。)
〔二、缘因〕,缘即缘助,谓一切功德善根,资助了因,开发正因之性,故名缘因。(了因者,了即照了,谓以智慧照了正因也。)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牵引因〕,谓由无明之惑,于先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招引现生果报,如是展转牵连不断,故名牵引因。
〔二、生起因〕,谓由无明之惑,于现世时,造作善恶一切业行,由此业行为因,则能感得后世果报,如是展转相生不绝,故名生起因。
二宿因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来为今日众生悲智双行摄化之宿因有二种。即大愿力(因位之誓愿力),昔行力(因位之万行力)也。华严经疏一曰:「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大愿力。及馀诸文,成證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云云。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宿因力者,谓遮那世尊宿世愿因,为化众生,发愿修行,而成佛果。为酬宿愿,故今出世,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乃以无障解脱之智,顿阐华严一乘圆教法门,普令法界众生,深悟如来智慧。然佛宿因虽多,略开二种焉。
〔一、大愿力〕,谓佛于因中发大誓愿,度诸众生。今已成佛,乘大愿力,示现十方世界,说法度生。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亦云光明遍照。)
〔二、昔行力〕,谓佛昔于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演说诸法,广化众生。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是也。
二种因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分四谛为二种之因果:一、世间因果,苦谛为果,集谛为因。二、出世间因果。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佛学常见辞汇】
从四圣谛中分出二种的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是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是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
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之法相也。(参见:种子)
八成立因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成立一个命题之八种因。即立宗,立因,立喻,合,结,现量,比量,圣教量也。阿毗达磨杂集论所说。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
〔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馀处施设有我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知皆无有我,是名立因。
〔三、立喻〕,喻,即譬喻,以别法喻所立之法也。谓如现在相中施设实有过去相者,盖此现在相已生未灭,不应于现在未灭法中施设过去已灭之相,若离现在而于馀处施设过去相者,然过去世之相既已灭坏,不应施设有相。此言过去之相不可得,以喻诸法中求我决不可得,是名立喻。
〔四、合〕,合,即相合之义。引馀义合此正说之理也。谓如五蕴法中本无有我,而人颠倒妄执有我,既遮破已,即知无我。既知无我,则知常等亦无,是名合。
〔五、结〕,谓结前无我究竟之理决定无异,是知五蕴皆是无我,乃至无常,是名结。
〔六、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比量〕,比,即比类。谓以第六意识比类量度知有诸境,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八、圣教量〕,谓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九句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因有九句之意。谓因于宗同品及宗异品,以关系之有无,而判其正不,有九种之别也:一同品有异品有,二同品有异品非有,三同品有异品有非有,四同品非有异品有,五同品非有异品非有,六同品非有异品有非有,七同品有非有异品有,八同品有非有异品非有,九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因明正理门论曰:「宗法于同品,谓有非有俱。于异品各三,有非有及二。」是也。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末释之,谓「宗法云者,言为宗之法,即因是也。于同品,为宗同品。体即为同喻,言能立之因,于同品喻,成其三种: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俱。此三种之因,于宗异品异法喻上,亦各有三:一有,二非有,三亦有亦非有也。于彼名为及二者。且同品有而为异品之三者:谓因于同品有,于异品亦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非有;于同品有,于异品为有非有也。如是因于同品非有,于异品亦有三:于同品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三;故成九句」云。是即于同品为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于同品为非有,于异品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又于同品为有非有,于异品亦有为有、为非有、为有非有;故成九句也。盖因原为成宗者,故必以于宗同品有关系,于宗异品无关系为法。今九句之中有全分关系者,名为有;不有全分关系者,名为非有;一分关系一分不关系者,名为有非有;因之一三五七九之五句,即成不定之过;四与六,成相违之过;惟二与八,得为无过之因也。
九因一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界中前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十法界中,前九界是因,后一界是果。
十二因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Dva%das/a%iga Pratityasamutpa%da,新作十二缘起,旧作十二因缘,又单名因缘观,支佛观。是为辟支佛之观门。说众生涉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也。一、无明Avidya%,过去世无始之烦恼也。二、行Sam%ska%ra,依过去世烦恼而作之善恶行业也。三、识Vijn^a%na,依过去世之业而受现世受胎之一念也。四、名色Na%maru%pa,在胎中心身渐发育之位也。名者心法,心法不能以体示之,但以名诠之,故谓为名。色者即眼等之身。五、六处Sad!a%yatana,六处即六根,为六根具足将出胎之位也。此中有五位,(参见:五意)。六、触Spars/a,二三岁间对于事物未识别苦乐,但欲触物之位也。七、受Vedana%,六七岁以后渐对事物识别苦乐而感受之之位也。八、爱Tr!s!n!a%,十四五岁以后,生种种强盛爱欲之位也。九、取Upa%da%na,成人已后爱欲愈盛驰驱诸境取求所欲之位也。十、有Bhava,依爱取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定当来之果之位也。有者业也,业能有当来之果,故名为有,十一、生Ja%ti,即依现在之业于未来受生之位也。十二、老死Jara%maran!a,于来世老死之位也。其中无明与行二者,即惑业之二,属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者属缘于过去惑业之因而受之现在果,是过现一重之因果也。又爱取二者为现在之惑,有则为现在之业也,缘于此惑业现在之因而感未来之生与老死之果,是现未一重之因果也。此为三世两重之因果。依此两重之因果,而知轮回之无极。盖既见现在之惑(爱取)、业(有),由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而生,则知过去之惑(无明)、业行亦从过去之苦果而生,既见现在之苦果(识乃至受)生现在之业(有),则亦知未来之苦果(生老死),生未来之业。上溯之,则过去之惑业,更从过去之苦果而来,下趁之则未来之苦果更生未来之惑业,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此为无始无终之生死轮回。辟支佛观之,一以厌生死,一以知无常实之我体,遂断惑业而證涅槃也。其中分别因与缘,则行与有之二支是因,无明与爱取之三支是缘。馀七支总是果,但果为还起惑业因缘之缘。故摄之于缘中,不别存果名,是曰因缘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贪瞋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造作诸业)、识(业识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触(出胎与外境接触)、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爱(对境生爱欲)、取(追求造作)、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1  无明   (贪瞋痴等烦恼)─────(惑)
┌过去二因─┤
│     └2  行    (造作诸业)───────(业)
│     ┌3  识    (业识投胎)───────(苦)
│     │4  名色   (但有胎形六根未具)───(苦)
│现在五果─┤5  六入   (长成眼等六根人形)───(苦)
十二因缘 │     │6  触    (出胎与外境接触)────(苦)
与  ─┤     └7  受    (与外境接触生苦乐感受)─(苦)
三世因果 │     ┌8  爱    (对境生爱欲)──────(惑)
│现在三因─┤9  取    (追求造作)───────(惑)
│     └10 有    (成业因能招未来果报)──(业)
└未来二果─┌11 生    (再受未来五蕴身)────(苦)
└12 老死   (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苦)
【佛学次第统编】
缘觉之慧,即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支。旧译作十二因缘,新译作十二缘起。是众生涉三世而轮回于六道次第之缘起也。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缘觉观十二因缘,觉悟真空之理,其间有三种因缘:一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二约二世明十二因缘,三约一念明十二因缘。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
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三世相续,无间断也。(三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二、行〕,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三、识〕,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四、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即是身也。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是名为色。(四支者,即两手两足也。)
〔五、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
〔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八、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
〔九、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是名为取。(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十、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十一、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十二、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已后,五阴之身,熟已还坏,是名老死。(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五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业识,二转识,三现识,四智识,五相续识。此五识自细至粗,依止次第而生,故称为意。意有能生与依止之义。见起信论。
四种十二因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刹那。是于刹那立十二支也。谓刹那之顷由贪行杀,有具十二支者,盖贪是无明,思欲行杀,思是行,了别所杀之人,及其诸境之事,是识,与其识俱之色想行三蕴,是名色,名色是总,六处是别,别必在于总住,其所住之法即是六处,意处虽属于过去而原为六处之摄,故说名六处。六处是根,合其馀识境而生之心所,是触,领触之心所是受,贪即是爱(即行杀之贪心),与贪相应之诸烦恼是取,依此所起之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之起,是生,其法熟变,是老,其法终灭坏是死。然则于刹那完具十二支也。二、连续,是十二支因果无间连续而起也。三、分位,是如前所释,各于其起位而分别之也。故此缘起支,十二支各具五蕴。四、远续,是依顺后受及不定受业,而前分位之五蕴,隔越多生,从无始远续之因果也。见俱舍论九。
十二因缘与四谛
【佛学大辞典】
(杂语)若但依生观顺观二者,则十二因缘为苦集之二谛,即无明行爱取有之五支为集谛,馀七支为苦谛也。若依生灭二观顺逆二观,则其生顺二观,为苦集之二谛,灭逆二观为道灭之二谛也。
十二因缘异名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经曰:「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三重棘篱即三界,又名三世,十二重城即十二因缘也。一名十二率连。增一阿含经四十曰:「佛自看比丘病,因责诸比丘言:汝为何事而出家耶?为畏王等故欲舍十二率连。」三世系续,故名率连。一名十二轮。辅行三之三曰:「十二轮者,大璎珞文,展转不穷,犹如车轮。」按文在本业,非大璎珞,今检大璎珞未见此文。一名十二棘园。妙玄二本曰:「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棘园。」是依五句章句经棘篱之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