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缘(道緣)
与道家或佛家的因缘。 唐 皇甫曾 《赠沛禅师》诗:“浄教传 荆 吴 ,道缘止渔猎。” 宋 王十朋 《降圣节诣天庆观》诗:“ 颜 范 遥同异代心,琳宫香火道缘深。”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吕仙下凡》:“只因道缘深重,所以功行缠绵。”
《國語辭典》:未了因  拼音:wèi liǎo yīn
佛家称前生未了结的因缘。
《國語辭典》:缘业(緣業)  拼音:yuán yè
业缘,大多指男女的姻缘而言。《董西厢》卷六:「活得正美满,被功名使人离缺。知他是我命薄?你缘业?」元。卢挚〈朱履曲。脂粉态前生缘业〉曲:「脂粉态前生缘业,笑渠侬一刬心邪。」
《國語辭典》:来缘(來緣)  拼音:lái yuán
来生的因缘。唐。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斯石之文,但叙见愿、集来缘而已。」
《國語辭典》:法缘(法緣)  拼音:fǎ yuán
与佛结缘,即皈依三宝之意。
《漢語大詞典》:有为法(有爲法)
佛教语。谓因缘所生、无常变幻的现象世界。《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漢語大詞典》:文字缘(文字緣)
以文章交往而结成的因缘。 宋 吕本中 《九日晨起》诗:“了了江山梦,区区文字缘。” 清 黄景仁 《冬夜观耶律文正公像》诗:“昔时展墓今展画,为结一重文字缘。”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越三年,謁公 金陵 ,犹纵言及之曰:‘厥后东南事,不出君一书。’亦一段文字缘也。”亦省作“ 文缘 ”。 清 曹寅 《书院述事三十韵》:“此地结文缘,俛仰熟眉嫵。”
《漢語大詞典》:一缘(一緣)
(1).佛教用语。一种机缘或因缘。《法华经玄义》卷一上:“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卷三八:“若心不动,行住坐卧,常係一缘。”
(2).表数量。用于袈裟。 南朝 梁 简文帝 《谢赉纳袈裟启》:“蒙賚鬱金泥细衲袈裟一缘。”
《國語辭典》:绝缘(絕緣)  拼音:jué yuán
1.不相关連、没希望了。如:「他在比赛中連連失利,已跟冠军宝座绝缘了。」
2.阻碍电荷流动。如:「橡皮、瓷器、玻璃、蠟類都可以绝缘。」
《漢語大詞典》:无为法(無爲法)
佛教语。同“ 有为法 ”相对。指离生灭因缘造作、永恒不变的法性真理。四十二章经:“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宋 朱熹 《久雨斋居诵经》诗:“门掩竹林出,禽鸣春雨餘。了此无为法,身心同晏如。”
《漢語大詞典》:造因
制造因缘。佛教轮回说认为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颠倒纠缠,皆缘一念之妄起。故佛言一切众生慎勿造因。”《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他日革命之结果若何,一视於今之仁人志士之造因若何。”
《漢語大詞典》:冥缘(冥緣)
佛教语。谓隐微难见的三世因缘果报。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因知冥缘之搆,著於在昔;明闇之分,定於形初。”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至於圣人之所存而不论者,亦一理相贯耳,岂独可议哉?皆由冥缘随宇宙而无穷,物情所感者有限,故也。”
《國語辭典》:法执(法執)  拼音:fǎ zhí
大乘佛教否认外境实有,因此称执特外境实有而障碍对真理的认识为法执。《大乘入楞伽经。卷七。偈颂品第十之二》:「悟心无境界,则离于法执。」也称为「法我执」。
《漢語大詞典》:神缘(神緣)
神道因缘。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夫鬼神之理,冥漠难明,故 子路 有问, 宣尼 弗释,当由生死道殊,神缘难测,岂为圣不能言,良恐贤不能得。”
分類:神道因缘
《漢語大詞典》:谐因(諧因)
谐合的因缘。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
分類:谐合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