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应声(應聲)  拼音:yìng shēng
1.回声、应和的声音。如:「山谷间传来响亮的应声。」
2.随声应和。形容才思敏捷。《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3.回答。《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婢应声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國語辭典》:答问(答問)  拼音:dá wèn
1.应答问题。《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者。」
2.以一问一答体式记述的书。如清朝易本烺有《春秋楚地答问》。
《國語辭典》:廷对(廷對)  拼音:tíng duì
1.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
2.科举时代,皇帝殿试,称为「廷对」。
《漢語大詞典》:对日(對日)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漢語大詞典》:陛对(陛對)
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宋史·徽宗纪四:“乙未,詔监司未经陛对毋得之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四年:“ 贄 初除御史,未及陛对,即奏论:‘ 亳州 狱起,小人意在倾 富弼 以市进。’”
《漢語大詞典》:不雠(不讎,不讐)
亦作“不仇”。
(1).不回答。《诗·大雅·抑》:“无言不讎,无德不报。” 朱熹 集传:“讎,答。”
(2).不相等。新唐书·信安王李袆传:“ 褘 功多,执政害之,赏不讎,为当时所恨。”
(3).无征验;不实。汉书·郊祀志上:“ 五利 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讎。” 颜师古 注:“讎,应当也。不讎,无验也。”明史·宦官传二·陈奉:“奸人訐奏,语多不讐。”
(4).不售。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贾粥不讐,谋,念之哉!” 朱祐曾 校释:“讐、售古今字。” 汉 贾谊 新书·春秋:“酤家不讎其酒,屠者罢列而归。”
《漢語大詞典》:答诏(答詔)
皇帝回答臣下奏疏的诏书。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奏疏諫,请薄其葬,有答詔优奬。”
《國語辭典》:作答  拼音:zuò dá
回答。如:「对于老师的诘问,他只冷哼一声,并不作答。」
《漢語大詞典》:对问(對問)
(1).互相问答交谈。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官府小吏,呼招对问,皆为抗礼。”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未尝干有司对问希品第,未尝歷王公丐贷饰车马。”
(2).古代文体之一。 战国 时 宋玉 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 范文澜 注引 纪昀 评:“《卜居》《渔父》已先是对问,但未标对问之名耳。然 宋玉 此文,载於新序;其标曰对问,似亦 萧统 所题。”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而特由其时游説之风而恢宏,因 荆楚 之俗而奇伟;赋与对问,又其长流之漫於后代者也。”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北周 庾信 《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无双对问,实踵武於 丁鸿 。” 唐 沈佺期 《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诗:“何幸盐梅处,惟忧对问机。”
(4).指受审问。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周勃 终身有功,后来也下狱对问。”《水浒传》第二二回:“现有刀子是 宋江 的压衣刀,必须去拿 宋江 来对问。”
《漢語大詞典》:还拜(還拜)
回答别人的跪拜敬礼而下拜。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 十三妹 把身子闪在一旁,也不来拉,也不还拜,只説了一句:‘这倒不敢当此大礼。’”
《國語辭典》:对答(對答)  拼音:duì dá
回答。《三国演义》第三九回:「今见景升,当若何对答?」《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幸亏劳航芥机警过人,便栓自己晓得的事情一一对答,谈了半日,尚不致露出马脚。」
《國語辭典》:问题(問題)  拼音:wèn tí
1.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如:「犯罪问题」、「公害问题」。
2.考试时的题目。如:「期末考的问题出得太偏僻了。」
《漢語大詞典》:访对(訪對)
回答皇帝的咨询。汉书·叙传下:“抑抑 仲舒 ,再相诸侯……讜言访对,为世纯儒。” 颜师古 注:“访对,谓对所访也。”后汉书·孔融传:“每朝会访对, 融 輒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暕 坐镇雅俗,弘益已多; 僧孺 访对不休,质疑斯在。” 刘良 注:“ 僧孺 有应对定疑之美。”
《漢語大詞典》:奏覆
回答帝王的问话。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晋公 尝云:‘居帝王左右,奏覆公事,慎不可触。’”
《漢語大詞典》:宣对(宣對)
谓臣下应诏回答皇帝的垂询。宋史·光宗纪:“﹝五月﹞庚申,詔侍从、经筵、翰苑官,自今并不时宣对,庶广咨询,以辅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