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宁方(寧方)
安定四方。魏书·高闾传:“用能闢国寧方,征伐四剋。”
分類:安定四方
《漢語大詞典》:环向(環嚮)
见“ 环嚮 ”。
亦作“ 环向 ”。
(1).四方归向。 宋 苏轼 《上刘侍读书》:“非有君长之位,杀夺施与之权,而天下环嚮而归之,此必有所得者矣。” 宋 叶适 《治势上》:“能以其身为天下之势,则天下之势亦环向而从己。”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亦慑我之声灵,而环嚮以安。”
(2).团聚相对。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将士环向而泣,至有宵遁者。”
《漢語大詞典》:天区(天區)
谓上下四方。文选·张衡〈东京赋〉:“声教布濩,盈溢天区。” 薛综 注:“天区,谓四方上下也。”《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食举歌》:“鼓钟震天区,礼容塞皇闈。”北史·魏纪一:“仁风被于四海,盛化塞于天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雨露所均,混天区而齐被;草木有性,凭地气以潜通。”
《國語辭典》:岳伯  拼音:yuè bó
唐虞有四岳,分掌四方诸侯。周有方伯,为一州之表率。后因以称疆吏、封疆大臣。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诗:「熊轼朱幡今岳伯,豸冠白笔旧台臣。」也称为「岳牧」。
《漢語大詞典》:云水客(雲水客)
云游四方的人。《敦煌曲子词·谒金门》:“云水客,书见十年功积。” 唐 白居易 《招王质夫》诗:“濯足云水客,折腰簪笏身。”参见“ 云水 ”。
分類:云游四方
《國語辭典》:云水(雲水)  拼音:yún shuǐ
行云流水。比喻行脚僧或游方道士居无定所。唐。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绝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卷四六二。方技传下。莎衣道人传》:「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ú
隐居江湖之间。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范蠡走江湖,梅福入城市。」
《國語辭典》:走江湖  拼音:zǒu jiāng hu
旧指在各地奔走以献演技艺混饭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回:「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我们走江湖的人,比不得你们做官的,我们那儿都可以混。」
《國語辭典》:离恨天(離恨天)  拼音:lí hèn tiān
1.佛经谓须弥山正中有一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民间传说三十三天中最高者为离恨天。《红楼梦》第一回:「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2.比喻男女间的离情愁恨,绵长无尽。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小生陈世英,便好道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3.人死魂归之所。如:「魂归离恨天。」
《國語辭典》:三十三天  拼音:sān shí sān tiān
佛教宇宙观中指:(1)在须弥山顶的中央为帝释天,其四方各有八个天城,共三十三天。属于欲界六天之一。《增一阿含经》卷三三:「三十三天昼度树本纵广五十由旬。」(2)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人。《增一阿含经》卷二八:「是时三十三天各各相谓言:『如来何故竟日而食?』」
《國語辭典》:六指  拼音:liù zhǐ
上下四方。《荀子。儒效》:「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宋。苏舜钦 地动联句:「六指忽摇拽,群蹠初奔驰,丸铜落蟾吻,始异张浑仪。」
《漢語大詞典》:六器
(1).祭享天地四方的六种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郑玄 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圜象天;琮八方象地;圭鋭象春物初生;半圭曰璋,象夏物半死;琥猛象秋严;半璧曰璜,象冬闭藏,地上无物,唯天半见。” 宋 苏轼 《洗玉池铭》:“ 秦 汉 以还,龟玉道熄,六器仅存,五瑞莫辑。”
(2).指六种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昔 庖羲 作琴, 神农 造瑟, 女媧 制簧, 暴辛 为塤, 倕 之和钟, 叔 之离磬……若然,六器者,犹以二皇圣哲黈益。” 李善 注:“六器,琴瑟簧塤钟磬。”
《漢語大詞典》:江湖人
(1).浪迹江湖的人。 唐 元稹 《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诗:“爱君直如髮,勿念江湖人。” 宋 沈遘 《五言次韵和冲卿省直》:“嗟我江湖人,胡为投此间?”
(2).旧时指流浪四方,以卖艺、卖药、星相占卜等谋生的人。
《漢語大詞典》:职方氏(職方氏)
周 代官名。掌天下地图与四方职贡。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 夷 、八 蛮 、七 闽 、九 貉 、五 戎 、六 狄 之人民与其财用、九穀、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汉书·地理志上:“故《周官》有职方氏,掌天下之地,辩九州之国。”
《漢語大詞典》:西金
指西方。古以五行配属中央与四方,西方属金,故称。 唐 黄滔 《知白守黑赋》:“岂非白也吐耀含辉,禀西金而成姿。”
《漢語大詞典》:诵训(誦訓)
(1). 周 代官名。掌为王者述说四方久远故事,说明各地风俗所忌讳的言语;王者巡狩,随从王车左右。周礼·地官·诵训:“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掌道方慝以詔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国语·楚语上》:“倚几有诵训之諫。” 韦昭 注:“诵训,工师所诵之諫,书之於几也。”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 赵湘 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2).指诵读训诫之言。 梁启超 《变法通议·自序》:“今专标斯义,大声疾呼,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矇讽鼓諫之义,言之无罪,闻者足兴。”
《漢語大詞典》:四冲(四衝)
控扼四方的要地。《魏书·崔楷传》:“窃惟 殷州 地实四衝,居当五裂,西通长山,东渐巨野。”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有我 荆州 ,乃四衝用武之地。” 明 唐顺之 《裕州均田碑记》:“今 方城山 在 裕州 境,山旁有 楚 壁垒斥堠云。地故阻险,然四衝。西胁 武关 ,东挟 江 淮 ,北綰 河 洛 ,南隙 宛 邓 ,四方辐輳。”
分類:四方要地
《漢語大詞典》:四疆
四方的疆界。周礼·地官·封人:“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封其四疆。” 汉 袁康 越绝书·内传陈成恒:“今君悉择四疆之中,出大臣以环之,黔首外死,大臣内空。”
分類:四方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