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易经。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贞。」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2.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见《周礼。天官。九嫔》。《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夫人坐论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也称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大戴礼。卫将军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语。指四种特徵。《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
四德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三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二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参见:八自在))。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一切之垢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大乘义章十八)。法华玄义四曰:「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为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说此常乐我净,为涅槃经一部之所诠,故涅槃经谓之谈常教。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种德,即常、乐、我、净。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閒、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恒不变而无生灭,名之为常,又随缘化用常不绝,名之为常。二乐德,涅槃之体,寂灭永安,名之为乐,又运用自在,所为适心,名之为乐。三我德,解我有二种:一就体自实名为我,如涅槃经哀叹品中所谓:「若法是实是真是主是依,性不变易是名为我。」二就用自在名为我,如涅槃经高贵德王品所谓:「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自在故名为大我。云何名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则名为我。」((参见:八自在))。四净德,涅槃之体解脱一切之垢染,名之为净,又随化处缘而不污,名之为净(大乘义章十八)。法华玄义四曰:「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为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常乐我净名为佛性显。」说此常乐我净,为涅槃经一部之所诠,故涅槃经谓之谈常教。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种德,即常、乐、我、净。常者,涅槃之体,恒常不变,没有生灭;乐者,涅槃之体,永远寂灭、安閒、受用、无丝毫的烦恼;我者,涅槃之体,得大自在,没有丝毫的束缚;净者,涅槃之体,解脱一切的垢染,非常清净。
八自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八大自在我)
(名数)(参见:八大自在我)
四德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谛之空理,故名实德处。三舍德处,见真空而离烦恼,故名舍德处。四寂灭德处,见空理而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见成实论二。
【佛学常见辞汇】
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慧德处是谓由于听闻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实德处是谓有了大智慧才能见到真谛的空理;舍德处是谓见了空理便能舍掉烦恼;寂灭德处是谓舍掉了烦恼心才能得到寂灭的境界。
【佛学次第统编】
成实论云四德处,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
一、慧德处 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
二、实德处 谓以是智慧,见真谛空,故名实德处。
三、舍德处 谓见真空,即得离诸烦恼,故名舍德处。
四、寂灭德处 谓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
〔一、慧德处〕,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
〔二、实德处〕,谓以是智慧,见真谛空,故名实德处。
〔三、舍德处〕,谓见真空,即得离诸烦恼,故名舍德处。
〔四、寂灭德处〕,谓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
(名数)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由闻正法而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以是智慧见真谛之空理,故名实德处。三舍德处,见真空而离烦恼,故名舍德处。四寂灭德处,见空理而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见成实论二。
【佛学常见辞汇】
慧德处、实德处、舍德处、寂灭德处。慧德处是谓由于听闻正法而生出大智慧;实德处是谓有了大智慧才能见到真谛的空理;舍德处是谓见了空理便能舍掉烦恼;寂灭德处是谓舍掉了烦恼心才能得到寂灭的境界。
【佛学次第统编】
成实论云四德处,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
一、慧德处 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
二、实德处 谓以是智慧,见真谛空,故名实德处。
三、舍德处 谓见真空,即得离诸烦恼,故名舍德处。
四、寂灭德处 谓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
〔一、慧德处〕,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
〔二、实德处〕,谓以是智慧,见真谛空,故名实德处。
〔三、舍德处〕,谓见真空,即得离诸烦恼,故名舍德处。
〔四、寂灭德处〕,谓烦恼尽故,心得寂灭,故名寂灭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