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78,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青云器
善其事先其器
词典
名器
神器
器械
器用
军器
利器
器识
大器
器使
国器
器业
成器
器甲
典故
仲容青云
 
相关人物
阮咸(始平)
 
颜延年(延之)


《昭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咏史·五君咏五首·阮始平〉~00~
仲容青云器,实禀生民秀。达音何用深?识微在金奏。唐·李善注:「青云,言高远也。《史记》太史公曰:『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代哉!』」

例句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 李瀚 蒙求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李端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向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何为青云器,犹嗟浊水泥。 独孤及 江宁酬郑县刘少府兄赠别作

君子道未长,深藏青云器。 独孤及 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

典故
善其事先其器


《论语注疏·卫灵公》~38~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國語辭典》:名器  拼音:míng qì
1.用以分别尊卑的爵位及车服仪制。《后汉书。卷一五。来歙传》:「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鹡鸰,固慎名器。」
2.贵重的宝器。《国语。鲁语上》:「今国病矣,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
《國語辭典》:神器  拼音:shén qì
1.神物。《老子》第二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三国魏。王弼。注:「神,无形无方也。器,合成也。无形以合,故谓之神器也。」
2.比喻帝位。《三国演义》第八○回:「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神器大宝,皆言帝位。」
3.神奇的器物,如宝剑之类。《文选。张协。七命》:「神器化成,阳文阴缦。」
《國語辭典》:器械  拼音:qì xiè
1.构造较精密或有专门用途的器具。《庄子。徐无鬼》:「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红楼梦》第五九回:「连日收拾驮桥器械。」
2.兵器、武器。《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整点精兵器械,出城迎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把那几百个番子,犹如砍瓜切菜,尽数都砍死了,旗帜器械,得了无数。」
《國語辭典》:器用  拼音:qì yòng
1.各种用具。汉。桓宽《盐铁论。禁耕》:「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壄。」《唐语林。卷六。补遗》:「陈设器用,无不精备。」
2.人才。《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國語辭典》:军器(軍器)  拼音:jūn qì
军队所用的武器。《三国演义》第七回:「便差黄盖先来江边,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剋日兴师。」也称为「军械」。
《國語辭典》:利器  拼音:lì qì
1.精良、有效的工具。也泛指对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节省人事经费支出,是现代工业界赖以发展及赚钱的利器。」《晋书。卷五二。列传。阮种》:「良工之须利器,巧匠之待绳墨也。」
2.锋利的兵器或威力强大的武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平时在厮扑行里走,身边常带有利器。」《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外洋新出利器,不肯以秘法示人。其机括灵巧,猝难臆测。」
3.利于国家的事物。《老子》第三六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上》:「赏罚者,国家之利器也,所以惩恶劝善,不以喜加赏,不以怒增刑。」
4.指兵权。《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陶》:「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一。灵帝中平六年》:「而反委释利器,更徵外助。」
5.比喻英才。《后汉书。卷五二。崔骃列传》:「选利器于良材,求镆铘于明智。」《后汉书。卷五八。虞傅盖臧列传。虞诩》:「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國語辭典》:器识(器識)  拼音:qì shì
气度才识。《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识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
《國語辭典》:大器  拼音:dà qì
1.天道。《易经。乾卦。彖曰》「大明终始,六位时乘,时承六龙以御天」句下三国魏。王弼。注:「乘变化而御大器。」唐。孔颖达。正义:「大器,谓天也。」
2.宝物。比喻重要的事物。《左传。文公十二年》:「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兵者,帝王之大器,古今所不能废也。」
3.比喻国家、帝位。《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谋谏莫从。」
4.大才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欲比于管、乐,何乃强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
5.有才能、有出息的人。《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又誇扬吴衙内青年美貌,学问广博,许多好处,将来必是个大器。」
《國語辭典》:器使  拼音:qì shǐ
度才而授官。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离合根》:「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汉。班固〈车骑将军窦北征颂〉:「料资器使,采用先务。」
《國語辭典》:国器(國器)  拼音:guó qì
1.才能足堪为国效劳的人。《史记。卷三九。晋世家》:「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
2.对别人儿子的敬称。《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漢語大詞典》:器业(器業)
(1).指生产工具和劳动方式。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夫器业变易,性行不异。”
(2).功名事业。 唐 李商隐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疎。” 宋 陆游 《贺叶提刑启》:“窃惟大任之降,将启非常之元,必使备歷於阻难,所以终成其器业。”
(3).才能学识。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又国家开文馆,延天下英才,使之直祕庭览羣书,以待顾问,以养器业,为大用之备。”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委中书门下先加考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奏。”
《國語辭典》:成器  拼音:chéng qì
1.制成可用的器物。《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精良美好的东西。《礼记。王制》:「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
3.成材、可造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你儿子是个成器的,不消说,吾正待表扬其孝。」《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
《漢語大詞典》:器甲
武器、盔甲。明史·项忠传:“师未行,而巡抚 陈价 等先以兵三万进讨,復大败。贼因官军器甲,势益张。”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 靖康 岁,都城受围,御敌器甲刓弊。”
分類:武器盔甲
《漢語大詞典》:青云器(青雲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