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5,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夜漏
笔床
罗网
铨衡
拂尘
青玉案
成器
方诸
准绳
匏瓜
马鞍
茶经
家具
昼漏
祭器
《國語辭典》:夜漏  拼音:yè lòu
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故称夜间时刻为「夜漏」。《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常称平阳侯。」唐。韦应物〈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國語辭典》:笔床(筆床)  拼音:bǐ chuáng
搁笔的用具。南朝陈。徐陵 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唐。岑参 山房春事诗二首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也作「笔架」。
分類:毛笔器具
《國語辭典》:罗网(羅網)  拼音:luó wǎng
1.捕鸟兽的网。《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
2.比喻陷害人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3.法网。《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
《國語辭典》:铨衡(銓衡)  拼音:quán héng
1.测量重量的器具。《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2.衡量斟酌。《文选。陆机。文赋》:「苟铨衡之所裁,固应绳其必当。」
《國語辭典》:拂尘(拂塵)  拼音:fú chén
1.抖落或拂拭尘垢。唐。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乌帽拂尘青骡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2.拂拭尘埃的用具。《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著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3.欢迎的宴会。犹洗尘。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今日小官在于私宅,聊备蔬酌,与飞卿拂尘。」
《漢語大詞典》: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國語辭典》:成器  拼音:chéng qì
1.制成可用的器物。《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精良美好的东西。《礼记。王制》:「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市。」
3.成材、可造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你儿子是个成器的,不消说,吾正待表扬其孝。」《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
《漢語大詞典》:方诸(方諸)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览冥训》:“夫阳燧取火於日,方诸取露於月。”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泪,秪待方诸寄两行。” 明 李东阳 《又和王世赏韵》:“天临华盖春星近,月照方诸夜水清。” 清 龚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诸取月中水洗眼,著纯墨衣,则人反见蜮,可趋入蜮羣。”
(2).传说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正四方,故谓之 方诸 ,一面长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协昌期一:“ 方诸 东西面又各有 小方诸 ,去 大方诸 三千里, 小方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别有青君宫室,又特多中仙人及灵鸟灵兽辈。” 南朝 梁武帝 《上云乐·方诸曲》:“ 方诸 上,上云人。业守仁,摐金集 瑶池 ,步光礼玉晨。霞盖容长肃,清虚伍列真。”云笈七籤卷七八:“纵赏三清,遨游五岳,往来 圆嶠 ,出入 方诸 。” 清 缪艮 《沈秀英传》:“ 秀英 香消玉损,已返 方诸 。”
《國語辭典》:准绳(準繩)  拼音:zhǔn shéng
1.用来测量平直的器具。《淮南子。说林》:「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2.比喻权衡事物的法度。《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坟、典起之于前,诗、书继之于后,先王陈迹,后王准绳。」
《國語辭典》:匏瓜  拼音:páo guā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國語辭典》:马鞍(馬鞍)  拼音:mǎ ān
放在马背上的坐垫。两端高起,而中间低下。《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褚恐伤曹操,以左手举马鞍遮之。」
《国语辞典》:茶经(茶经)  拼音:chá jīng
书名。唐陆羽撰,三卷。详述茶的起源、制茶器具及烹饮方法等,为世界上第一本最完整的茶书。清陆廷灿有《续茶经》三卷,订正补辑,颇切实用。
《國語辭典》:家具  拼音:jiā jù
家中所用的器具。如沙发、桌椅、橱匮等类。也作「家什」、「傢俱」。
《漢語大詞典》:昼漏(晝漏)
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上素康壮无疾病,向晨欲起,因失音不能言,昼漏十刻而崩。” 唐 元稹 《春六十韵》:“昼漏频加箭,宵暉欲半弓。”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玉輅天行健,金壶昼漏长。”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摘抄》:“《少保于公行状》载 景泰 七年 西湖 水竭,为公不祥之兆似矣,何不载是年七月间,昼漏当申刻之末,慧星如洗箒状,微见於西方?”
《國語辭典》:祭器  拼音:jì qì
祀神祭祖时所用的礼器。《礼记。王制》:「祭器未成,不造燕器。」《战国策。齐策四》:「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