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悠哉悠哉  拼音:yōu zāi yōu zāi
1.思之不已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窈宨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比喻悠閒自得。如:「都快考试了,她还悠哉悠哉的晃来晃去,一点也不紧张。」
分类:不已自得
《高级汉语词典》:何功之有哉  拼音:hé gōng zhī yǒu zāi
有什么用处呢?功,功用,用处
《漢語大詞典》:耗矣哀哉
语本汉书·董仲舒传:“ 秦 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秏矣哀哉!” 颜师古 注:“秏,虚也。言用刑酷烈,诛杀甚众,天下空虚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罚闇乱。音莫报反。”秏,同“ 耗 ”。后用以表示对政治、社会昏乱的悲愤。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叙》:“而 中国 之民,遂二千年被暴主夷狄之酷政,耗矣哀哉!” 梁启超 《新民说》六:“耗矣哀哉!吾 中国 人之无国家思想也。”
《漢語大詞典》:彼哉彼哉
对人表示鄙视之词。论语·宪问:“或问 子产 ,子曰:‘惠人也。’问 子西 ,曰:‘彼哉,彼哉!’”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彼哉彼哉,言无足称。”《公羊传·定公八年》:“ 阳虎 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俄而曰:‘彼哉彼哉!’”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 车丞相 即 周 吕 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國語辭典》:得其所哉  拼音:dé qí suǒ zāi
得到合适的栖身处所。后用以形容安恬、适意或形容称心如意、得意自在的样子。语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也作「得其所」。
《分类字锦》:大哉乾元
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分类:
《高级汉语词典》:岂有他哉
表示没有其他原因
《漢語大詞典》:康哉之歌
古歌谣。歌词出于书·益稷。后用以泛指颂太平之歌。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冀闻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则康哉之歌作,刑错之理清。”《晋书·段灼传》:“朝廷咏康哉之歌,山藪无伐檀之人,此固天下所视望者也。”亦省称“ 康歌 ”。北齐书·循吏传·崔伯谦:“卿骋足 瀛部 ,已著康歌,督府务殷,是用相授。”隋书·食货志:“ 禹 制九等而康歌兴, 周 人十一而颂声作。”参见“ 康哉 ”。
《漢語大詞典》:康哉
《书·益稷》:“﹝ 皋陶 ﹞乃賡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歌词称颂君明臣良,诸事安宁。后遂以“康哉”为歌颂太平之词。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协心毗圣世,毕力讚康哉。”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康哉可期,天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