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16,分24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公旦思周
公瑾
公瑾论兵
庄周泪莫多
故园宗周
管蔡
休牛
何肉周妻(又作:周妻何肉 周颙妻)
周穆念物
马周鸢
火乌
姬旦制礼乐
吉甫颂
营门柳
假鼋鼍
典故
公旦思周

相关人物
周公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例句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典故
公瑾

相关人物
周瑜

参考典故
周郎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259~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閒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閒,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淩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典故
公瑾论兵

相关人物
周瑜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閒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閒,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例句

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兵位已酬。 皇甫冉 送崔使君赴寿州

典故
庄周泪莫多
 
庄生丧
 
鼓庄盆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外篇·卷六下《至乐》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唐·成玄英疏:「盆,瓦缶也。庄子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垂脚箕踞,敖然自乐。」

例句

小于潘岳头先白,学取庄周泪莫多。 元稹 六年春遣怀八首

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 薛逢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

方倾谢公酒,忽值庄生丧。 陆龟蒙 记事

典故
故园宗周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黍离〉~47~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东汉·郑玄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公
 
管叔鲜
 
蔡叔度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乘,徒七十人从。……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
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

例句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李白 箜篌谣

典故   
归马华山阳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尚书·周书·武成》
「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旧题汉·孔安国传:「山南曰阳,桃林在华山东,皆非长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复乘用。」

简释

归马华山阳:指罢战休兵。唐杜甫《有感五首》之二:“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例句

愿得华山之下长归马,野田无复堆冤者。 张碧 野田行

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中。 李峤

山追散马日,水忆钓鱼人。 杜审言 扈从出长安应制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杜甫 有感五首之二

戎狄方构患,休牛殊未遑。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

典故
何肉
 
何肉周妻
  
周颙妻
 
河山病破荤

相关人物
周颙
 
何胤


《南齐书》卷四十一〈周颙列传〉~732~
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皆如此也。
《南史》卷三十〈何尚之列传·何胤〉~793~
初,胤侈于味,食必方丈,后稍欲去其甚者,犹食白鱼、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

简释

何肉周妻:指修行中有所难舍。明袁宏道《赠虞德园兄弟》:“台宗贤教谁能识,何肉周妻到底疑。”

典故
周穆念物
  
黄竹篇
 
黄竹咏

相关人物
周穆王


《穆天子传》卷五~47~
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曰:「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忘。我徂黄竹,●员閟寒,帝收九行。嗟我公侯,百辟冢卿,皇我万民,旦夕勿穷。有皎者●,翩翩其飞,嗟我公侯,●勿则●。居乐甚寡,不如●土,礼乐其民。」

例句

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宋之问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悬知穆天子,黄竹谩言诗。 徐彦伯 游禁苑幸临渴亭遇雪应制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李世民 喜雪

念物希周穆,含毫愧惠连。 李咸用 雪十二韵

绿醽乍熟堪聊酌,黄竹篇成好命题。 窦庠 奉酬侍御家兄东洛闲居夜晴观雪之什

歌怜黄竹怨,味实碧桃珍。 韩偓 倒押前韵

典故
火色上腾
 
火色鸢肩
 
相君鸢肩
 
肩夺鸢
 
马周鸢
   
鸢肩相

相关人物
常何
 
马周


《旧唐书》卷七十四〈马周列传〉~262~
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人也。……先是,京城诸街,每至晨暮,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置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太宗益加赏劳。俄拜给事中,十二年,转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中书侍郎岑文本谓所亲曰:「吾见马君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扬搉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一言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亡倦。昔苏、张、终、贾,正应此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耳。」
典故
相关人物
周武王


《史记》卷四〈周本纪〉~20~
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注引郑玄曰:「《书说》云乌有孝名。武王卒父大业,故乌瑞臻。赤者,周之正色也。」

例句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李贺 白虎行

典故
姬旦制礼乐

相关人物
周公


《礼记注疏》卷三十一〈明堂位〉~576~
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例句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王绩 赠程处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周宣王
 
尹吉甫


《诗经·大雅·嵩高·序》
「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蒸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蒸民·序》:「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韩奕。序》:「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江汉·序》:「尹吉甫美宣王也,能兴衰拨乱,命召公平淮夷。」

例句

还闻吉甫颂,不共郢歌俦。 张九龄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山公启事罢,山公启事罢。 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

还成吉甫颂,赠荅比瑶华。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时为右补阙)

能为吉甫颂,善用子房筹。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典故
营门柳
 
亚夫垒
  
亚夫细柳营
 
儿战将军
 
太尉营
 
如儿戏
 
应夫营
 
柳作赢
  
棘门戏
 
棘门灞上
  
汉将儿战
 
汉将营
 
灞上儿战
 
细柳威
  
细柳旧营
 
细柳豪雄
 
细柳军
 
赢伴将军

相关人物
周亚夫
 
徐厉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细柳仓在雍州咸阳县西南二十里也。」

简释

如儿戏:指军纪松散、衰败之师、唐杜牧《感怀诗一首》:“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细柳营:咏治军有方、军容整肃。唐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例句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 令狐楚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回来看觅莺飞处,即是将军细柳营。 刘商 行营送人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吴融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细柳旧营犹锁月,祁连新冢已封苔。 吴融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崔峒 送冯八将军奏事毕归滑台幕府

天子旌旗过细柳,匈奴运数尽枯杨。 崔融 从军行

密雪曙连葱岭道,青松夜起柳营风。 方干 王将军

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施肩吾 赠边将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李咸用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李商隐 二月二日

芙蓉王俭府,杨柳亚夫营。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李嘉祐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李嘉祐 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李白 上之回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李白 司马将军歌

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李义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未闻细柳散金甲,肠断秦川流浊泾。 杜甫 即事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杜甫 春远

只嗟蒿里月,非复柳营春。 权德舆 哭刘四尚书

棘门乃儿戏,从古多其人。 权德舆 细柳驿

细柳肃军令,条侯信殊伦。 权德舆 细柳驿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武元衡 送张六谏议归朝

隋家堤上已成尘,汉将营边不复春。 段成式 折杨柳七首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汪遵(一作遒) 杨柳

未尽交河虏,犹屯细柳兵。 清江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说剑尝宗漆园吏,戒严应笑棘门军。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封寄近诗书中兼报新主行营兵马因代书戏答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王维 观猎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卢纶 皇帝感词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 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

二月春风何处好,亚夫营畔柳青青。 罗隐 送前南昌崔令替任映摄新城县(一作崔合映替任)

独上层城倚危槛,柳营春尽马嘶闲。 羊士谔 春望

亚夫高垒静,充国大田秋。 羊士谔 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府幕

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 贯休 送卢舍人朝觐

已见氛清细柳营,莫更春歌落梅曲。 贺朝 从军行

长杨跨武骑,细柳接戎轩。 郑愔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

归觐屡经槐里月,出师常笑棘门军。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

莲花幕下悲风起,细柳营边晓月临。 灵一 哭卫尚书

秋郊细柳道,走马一夕还。 韦应物 寄畅当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高骈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

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鲍溶 赠李黯将军

典故
假鼋鼍

相关人物
周穆王


《艺文类聚》卷九
《竹书纪年》: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大起九师,至于九江,比鼋鼍为梁。

《國語辭典》:管蔡  拼音:guǎn cài
管叔鲜与蔡叔度。两人皆为周武王之弟,武王死,挟纣子武庚叛变,周公将其讨平,管叔被杀,蔡叔被放逐。
《漢語大詞典》:休牛
归还军用的牛。谓停止战事。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休牛於 桃林 ,以示不復输粮。” 晋 潘岳 《西征赋》:“问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园 。”《周书·武帝纪下》:“八紘共贯,六合同风,方当偃伯 灵臺 ,休牛 桃塞 ,无疆之庆,非独在余。” 唐 独孤及 《送相里郎中赴江西》诗:“ 戎 狄 方搆患,休牛殊未遑。”参见“ 休牛归马 ”。
《國語辭典》:休牛归马(休牛歸馬)  拼音:xiū niú guī mǎ
将牛马放牧,不再作军用。比喻天下升平,不再动用刀兵。《艺文类聚。卷一三。帝王部三。晋穆帝引晋穆帝哀策文》:「风扫天宇,休牛归马,卷旗卧鼓,俾我蒸民。」也作「休牛放马」、「休牛散马」。
《漢語大詞典》:散马(散馬)
(1).谓把战马放散回山中。意谓战事不兴。 南朝 宋 谢庄 《宋世祖庙歌·孝武皇帝》:“復礼辑乐,散马堕城。” 隋 薛道衡 《〈隋高祖文皇帝颂〉序》:“休牛散马,偃武修文。”参见“ 散马休牛 ”。
(2). 太平天囯 时期, 广东 、 广西 一带天地会队伍自称为马,称起事为起马,称解散为散马。 清 严正基 《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起号起马,散号散马。”
《漢語大詞典》:散马休牛(散馬休牛)
书·武成:“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蔡沉 集传引《乐记》:“ 武王 胜 商 ,渡 河 而西,马散之 华山 之阳而弗復乘,牛放之 桃林 之野而弗復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虽毁戈铸戟,未拟上皇,散马休牛,载怀偃伯。”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区名。在今 河南 灵宝 以西, 陕西 潼关 以东地区。为 周武王 放牛处。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 传:“山南曰阳, 桃林 在 华山 东,皆非常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阴,以示不復输积。” 唐 刘禹锡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 桃林 静,城下长河竹箭迴。” 清 薛福成 《晋执政诸卿考》:“ 晋 用 先軫 诸臣,遏 楚 方张之言,而戢其问鼎之心,扼据 殽 函 之险要,横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
《漢語大詞典》:周妻何肉
语出南齐书·周颙传:“﹝ 顒 ﹞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时 何胤 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 顒 :‘卿精进何如 何胤 ?’ 顒 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 周 妻 何 肉。’”后因以喻食色之欲。 清 赵翼 《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惟独此心清净退, 周 妻 何 肉早悉蠲。”
《漢語大詞典》:黄竹
(1).指竹。亦指毛竹。 唐 白居易 《忆洛中所居》诗:“厌緑栽黄竹,嫌红种白莲。” 五代 齐己 《江居寄关中知己》诗:“旧栽花地添黄竹,新陷盆池换白莲。” 黄朝天 《乌江架桥》:“又马上命令步兵与工兵一起去砍黄竹。”
(2).穆天子传卷五载, 周穆王 往 苹泽 打猎,“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首句为“我徂 黄竹 ”。本为传说中的地名。后即用指 周穆王 所作诗名。其诗亦为后人伪托。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岐昌 发咏於来思, 姬满 申歌於《黄竹》。”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清 吴伟业 《读史有感》诗之二:“ 重璧臺 前八骏蹄,歌残《黄竹》日轮西。”
《漢語大詞典》:鸢肩(鳶肩)
谓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时的样子。国语·晋语八:“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 韦昭 注:“鳶肩,肩井斗出。” 宋 苏轼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髮,圣朝求旧鄙鳶肩。”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它如 李嶠 之龟息, 周必大 之帝鬚, 甘侯 头低视仰, 马周 火色鳶肩,博识者自当辨之,未为神也。” 清 魏源 《题陈芝楣中丞个中真意图》诗之一:“门径开 羊 求 ,功名识鳶肩。”
《漢語大詞典》:鸢肩火色(鳶肩火色)
谓两肩上耸像鸱,面有红光。旧时相术指飞黄腾达的征兆。新唐书·马周传:“ 岑文本 谓所亲曰:‘ 马君 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可损益,听之纚纚,令人忘倦。 苏 、 张 、 终 、 贾 正应此耳。然鳶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清 钱谦益 《题相士倪生卷子》诗:“鳶肩火色诚何有,曷鼻魋颜戏已久。” 清 黄景仁 《夏夜》诗:“辜负鳶肩火色人,侯门褦襶百酸辛。”
《漢語大詞典》:火乌(火烏)
周武王 伐 纣 前二年曾东观兵于 盟津 。相传其渡 河 后,“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事见史记·周本纪。后因以“火乌”代指 周 朝的国祚。 唐 李贺 《白虎行》:“火乌日暗崩腾云, 秦王 虎视苍生羣。”
《漢語大詞典》:吉甫颂(吉甫頌)
周 代贤臣 尹吉甫 所作赞美 周宣王 之颂歌。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唐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还成 吉甫 颂,赠答此瑶华。”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能为 吉甫 颂,善用 子房 筹。”参见“ 吉甫 ”。
《漢語大詞典》: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漢語大詞典》:亚夫营(亞夫營)
汉 将 周亚夫 驻军 细柳 (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南 渭河 北),防御 匈奴 ,营中戒备森严。 文帝 亲来劳军亦不得入,及至以天子名义下诏令,始开营门。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因以“ 亚夫 营”称戒备森严的军营。 唐 杜甫 《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 亚夫 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誓师》:“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 亚夫 营。”
《國語辭典》:柳营(柳營)  拼音:liǔ yíng
1.军营。参见「细柳营」条。唐。卢纶 送从叔归西川幕诗:「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唐。施肩吾 赠边将诗:「犹恐犬戎临虏塞,柳营时把阵图看。」
2.地名。隶属台南市柳营区。四周与东山区、下营区、六甲区、新营区为邻。清康熙时,漳、泉两州即有移民来此开发。有纵贯铁路及公路经过。
《漢語大詞典》:棘门军(棘門軍)
汉书·周亚夫传载: 汉文帝 时, 匈奴 入侵。以 刘礼 屯兵 霸上 , 徐厉 屯兵 棘门 , 周亚夫 屯兵 细柳 ,以备胡。 文帝 亲自劳军,到 霸上 、 棘门 军,皆直驰而入;到 细柳 军, 周亚夫 军容整饬,以军礼相见。 文帝 感慨地称赞 周亚夫 :“此真将军矣!乡者 霸上 、 棘门 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后因以“棘门军”称纪律松弛的军队。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归覲屡经 槐里 月,出师常笑 棘门 军。”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國語辭典》:细柳营(細柳營)  拼音:xì liǔ yíng
汉代周亚夫为将军时,屯兵于细柳,军纪森严,天子欲入军营,亦须依军令行事。见《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后以细柳营比喻模范军营或泛指一般军营。唐。王维 观猎诗:「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纷纷将士愿移家,细柳营中起暮笳。」也称为「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