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6,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老君
茅君
细君
贤君
昭君
君寿
君人
君马
桐君
尊君
邦君
君师
元君
欺君
匡君
《國語辭典》:老君  拼音:lǎo jūn
道家对老子的尊称。参见「老子」条。
《漢語大詞典》:茅君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颀 《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 茅君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句曲玉印》:“ 经元 素事 茅君 ,每岁必祷 句曲 。”参见“ 茅山 ”、“ 茅盈 ”。
《國語辭典》:细君(細君)  拼音:xì jūn
妻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文选。扬雄。解嘲》:「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
分類:诸侯
《國語辭典》:贤君(賢君)  拼音:xián jūn
贤明爱民的君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常叹贤君务勤俭,深悲庸主事荒淫。」
《漢語大詞典》:昭君
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省 )人,名 嫱 ,字 昭君 晋 避 司马昭 讳,改称为 明君 ,后人又称 明妃 。 元帝 宫人。 竟宁 元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閼氏 。生一男。 呼韩邪 死,其前阏氏子代立, 成帝 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 匈奴 。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南有 昭君 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韵府拾遗 宥韵》:君寿(君寿)
管子以时事天以天事神以神事鬼故国无罪而君寿
《國語辭典》:君人  拼音:jūn rén
为人君主。《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文选。贾谊。过秦论》:「故治乱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见。而君人者,莫肯为也,臣愚窃以为过。」
《漢語大詞典》:君马(君馬)
见“ 君马黄 ”。
《漢語大詞典》:君马黄(君馬黄)
汉 铙歌名。以歌辞首句“君马黄”而得名。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君马黄:“君马黄,君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后有仿作。 唐 李白 《君马黄》诗:“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亦省作“ 君马 ”。 晋 陆机 《鼓吹赋》:“奏《君马》,咏《南城》。”
分類:铙歌歌辞
《國語辭典》:桐君  拼音:tóng jūn
琴。因桐木可作琴,故以桐君为琴的代称。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颍〉诗二首之一:「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國語辭典》:尊君  拼音:zūn jūn
1.尊敬国君。《管子。重令》:「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
2.称谓。尊称对方的父亲。《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坦之乃辞以他故。温曰:『此尊君不肯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
《漢語大詞典》:邦君
(1).古代指诸侯国君主。《书·伊训》:“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孔 传:“诸侯犯此,国亡之道。”后汉书·阴识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顷,舆马僕隶,比於邦君。”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凡在人伦不得其死者,邦君已上皆谓之弑,卿士已上通谓之杀。此又春秋之例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有一本卷子,那破题是:‘圣人思邦君之妻,愈思而愈有味焉。’”
(2).指刺史等地方官。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老杜 ‘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 韦苏州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皆曲尽其妙。不问诗题, 杜 诗知其宿僧房, 韦 诗知其为邦君之居也,此为写物之妙。” 清 方文 《蔡中郎八分书歌》:“寄语邦君覆以屋,勿令风雨生苔痕。”
《漢語大詞典》:君师(君師)
古代君、师皆尊,故常以君师称天子。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 明 唐顺之 《祭祖庙文》:“ 顺之 钦承敕命,视师 浙直 ,顾生杀诛宥,有天命君师在, 顺之 不敢专。”《冷眼观》第二一回:“无奈他此时业已骑虎不能自下,久不有君师在眼里了。”
分類:故常帝王
《國語辭典》:元君  拼音:yuán jūn
1.道家称男子登仙者为「真人」,女子登仙者为「元君」。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七。南极王夫人授杨羲诗。序》:「南极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一号南极紫元夫人,或号南极元君。」
2.善良的君主。《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
3.父祖。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七。孽嬖传。齐东郭姜》:「请就元君之庙而死焉。」
《国语辞典》:欺君  拼音:qī jūn
欺骗君主。如:「他犯了欺君之罪。」
分类:欺骗帝王
《漢語大詞典》:匡君
(1).匡辅君主。国语·晋语七:“今 无忌 ,智不能匡君,使至於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 韩 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之事。”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魏 之先 文贞 ,有匡君之大德。”
(2).指 匡俗 兄弟。 明 王世懋 《庐山雪》诗:“千崖冰玉裹,何处着 匡 君。”参见“ 匡俗 ”。
(3).指 江西 的 庐山 。 清 赵进美 《南康登楼》诗:“空城何所有,一半是 匡 君。”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顶》诗:“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 匡 君鸣不平。兹山何者让 衡霍 ,不岳不镇谁使令。”参见“ 匡庐 ”。
《漢語大詞典》:匡俗
(1).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迈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
(2).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 殷 、 周 之际,又传为 周武王 时或 秦 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 南障山 。故世称 南障山 为 庐山 、 匡山 、 匡庐 ,尊 匡俗 为 匡 神。 丰子恺 《庐山面目》:“ 周朝 的 匡俗 曾经在这里隐居。”参见“ 匡神 ”。
《漢語大詞典》:匡庐(匡廬)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