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76,分172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君平
李君
大君
文君
君命
令君
君门
君相
相君
望君
君德
真君
道君
徵君
寻君
《國語辭典》:君平  拼音:jūn píng
汉代高士严遵的字。参见「严遵」条。
《骈字类编》:李君
后汉书孔融传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门者言之膺请融问曰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旧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众坐莫不叹息
《國語辭典》:大君  拼音:dà jūn
1.天子、君王。《易经。师卦。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文选。潘岳。藉田赋》:「大君戾止,言藉其农。」
2.长子。宋。张载〈西铭〉:「大君者,吾父母宗子。」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汉代卓文君。参见「卓文君」条。
2.比喻新寡之妇。《聊斋志异。卷二。董生》:「妾适痴郎四五年,翁姑相继逝,又不幸为文君,剩妾一身,茕无所依。」
《漢語大詞典》:君命
君王的命令;君王的使命。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待于 鍼巫氏 ,使 鍼季 酖之。”孙子·九变:“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宋 梅尧臣 《送李密学赴亳州》诗:“ 譙郡 君命重, 苦县 祖风殊。”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此相公祸福关头,使 光平 不亲至,何以归报君命?”
《國語辭典》:令君  拼音:lìng jūn
1.古时对尚书令的敬称。后亦称位居枢要的大臣为「令君」。《晋书。卷三九。列传。荀勖》:「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唐。沈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
2.对县长的尊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令君之意,弟非不感激。」
《漢語大詞典》:君门(君門)
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分類:宫门京城
《漢語大詞典》:君相
(1).国君的上傧。周礼·秋官·司仪:“每门止一相。及庙,唯君相入。” 郑玄 注:“惟君相入,客臣也;相不入矣。”
(2).国君与国相。国语·晋语九:“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韦昭 注:“君, 康子 ;相, 段规 。”
《漢語大詞典》:相君
旧时对宰相的尊称。史记·张仪列传:“ 仪 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后汉书·阴识传:“初, 阴氏 世奉 管仲 之祀,谓为‘相君’。”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天子仄席旰未尝,相君日暮犹庙堂。”
分類:宰相尊称
《韵府拾遗 文韵》:望君
鲍浴诗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漢語大詞典》:君德
人主的德行或恩德。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无乃非盟载之言,以闕君德。” 唐 韩愈 《明水赋》:“明为君德,因取以名焉。” 清 昭梿 啸亭续录·福文襄王夫人:“务须招其至 粤 ,以彰君德。”
《國語辭典》:真君  拼音:zhēn jūn
1.主宰者。《庄子。齐物论》:「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苏轼 告五岳文:「天为真君,地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
2.道家对神仙的尊称。如:「纯阳真君」、「三茅真君」。
《國語辭典》:道君  拼音:dào jūn
地位尊贵的成道之人。《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
《漢語大詞典》:徵君
征士的尊称。后汉书·黄宪传:“友人劝其仕, 宪 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亭长以 韩徵君 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 五代 张观 《过衡山赠廖处士》诗:“未向 漆园 为傲吏,定应明代作徵君。”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其曾大父曰 钟元 ,在 明 天启 、 崇禎 间,以气节名於时,屡被徵召不出,天下所称 孙徵君 者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中国 是隐士和官僚最接近的,那时很有被聘的希望。一被聘,即谓之征君。”参见“ 徵士 ”。
分類:征士尊称
《國語辭典》:徵士  拼音:zhēng shì
古人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韵府拾遗 文韵》:寻君(寻君)
谭用之诗长得寻君水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