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封官  拼音:fēng guān
君王封赠的官爵。如:「他如此年轻有为,封官发财,指日可待。」
《漢語大詞典》:王阙(王闕)
君王的过失。左传·襄公四年:“昔 周 辛 甲 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闕。” 杜预 注:“闕,过也。使百官各为箴辞戒王过。”《晋书·武帝纪》:“古者百官,官箴王闕。”魏书·世宗纪:“ 周 任諫辅,王闕必箴。”
分類:君王过失
《漢語大詞典》:骄王(驕王)
骄傲纵恣的君王。汉书·董仲舒传:“ 胶西王 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 弘 乃言于上曰:‘独 董仲舒 可使相 胶西王 。’……凡相两国,輒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諫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清 黄景仁 《董子读书台》诗:“方以曲学显,亦曰治春秋。再遣相骄王,不异豺虎投。”
谓兴旺茂盛。 唐 孟郊 《夜忧》:“蒿蔓转骄王,菱荇减嬋娟。”
《漢語大詞典》:诰词(誥詞)
君王所颁文告。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嘉祐 四年贬 吕溱 ,其誥词 刘敞 行之, 溱 当贬而褒; 嘉祐 五年, 刘沆 赠僕射侍中,其誥词 张瓌 行之, 沆 当褒而贬。”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周将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云:‘庚子五月,因观江涨至 五通庙 ,忽忆儿时见将军誥词一轴,乃 宋 封 周将军 为 宣□侯 者也。’”
《漢語大詞典》:晚朝
谓君王未按时上朝听政。后汉书·皇后纪序:“故 康王 晚朝,《关雎》作讽。”宋史·石守信传:“ 乾德 初,帝因晚朝,与 守信 等饮酒。”
《漢語大詞典》:王宾(王賓)
(1).指助祭诸侯。书·洛诰:“王宾,杀禋咸格。” 孙星衍 注:“王宾,助祭诸侯……《烈文》诗序云:‘ 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
(2).君王的宾客。语本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高亨 注:“经意诸侯或其臣往朝于王,以观王国之光,作王之宾客。” 宋 唐龙 《赠太微山人》诗:“挟策步天府,观光应王宾。”
《漢語大詞典》:旦朝
指君王早朝听政。《韩诗外传》卷二:“ 庄王 旦朝,以 樊姬 之言告 沈令尹 。” 北周 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况復郊门致骑,先迎内史之宾;南宫旦朝,独识尚书之履。”
次日清早。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漢語大詞典》:赐笔(賜筆)
应劭 《汉官仪》卷上:“尚书令僕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南朝 梁 沈约 《和左丞庾杲之病》:“安用谈天辩,徒荣梦赐笔。” 唐 岑参 《省中即事》诗:“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
《漢語大詞典》:王躬
君王的身体。《诗·大雅·烝民》:“纘戎祖考,王躬是保。” 郑玄 笺:“躬,身也……王身是安,使尽心力於王室。”
分類:君王身体
《漢語大詞典》:舞兽(舞獸)
《书·舜典》:“ 夔 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谓百兽随乐起舞。后用于歌颂君王圣明。 宋 欧阳修 《群玉殿赐宴》诗:“惟能同舞兽,闻乐识和声。”
《國語辭典》:女祸(女禍)  拼音:nǚ huò
由女子所引起的祸害。多指君主宠信女子,或由于女主执政而败坏国事。含贬义。《新唐书。卷五。玄宗本纪》:「呜呼,女子之祸于人者甚矣!自高祖至于中宗,数十年间,再罹女祸,唐祚既绝而复续。」
《漢語大詞典》:隆亲(隆親)
所尊崇的和所亲爱的。指君王与父母。荀子·礼论:“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犹且羞之;而况以事其所隆亲乎?”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隆,尊也。‘隆亲’二字平列,所隆,谓君也。所亲,谓父母也。下文曰‘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亲’,是其证。”
《漢語大詞典》:朝弁
指君王和朝廷百官。语本《诗·卫风·淇奥》:“会弁如星。” 郑玄 笺:“天子之朝服皮弁。” 孔颖达 疏:“皮弁,天子视朝之服,《玉藻》云‘天子皮弁以日视朝’是也。在朝君臣同服,故言天子之朝也。” 宋 沈遘 《贺冬表》之一:“臣远紆郡章,隔望朝弁,但驰存闕之悃,莫缀充庭之联。”
《漢語大詞典》:露盖(露蓋)
(1).车无帷盖。仪仗不整貌。借指君王栉风沐雨,戎马倥偬或蒙尘遭难。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 三年, 汉王 与 项羽 相距 京 索 之閒,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 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恭惟 大行孝慈渊圣皇帝 ,夙躋上圣,遽辱多艰,嗣服几年,躬勤庶政。屈尊絶域,本为生灵,已深露盖之嗟,更剧輬车之痛。”按, 孝慈渊圣皇帝 指 宋钦宗 。
(2).泛指劳苦狼狈貌。 宋 陆游 《谢晁运使启》:“焦头烂额,本资众力之同;露盖暴衣,至屈使华之重。”
《漢語大詞典》:高寝(高寢)
(1).古代最初受封君王的寝宫。春秋·定公十五年:“壬申,公薨于高寝。”《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 汉 何休 注:“天子诸侯皆有三寝:一曰高寝,二曰路寝,三曰小寝。父居高寝;子居路寝;孙从王父母,妻从夫寝;夫人居小寝。” 汉 刘向 说苑·修文:“高寝者,始封君之寝也……继体君世世不可居高祖之寝,故有高寝。”
(2).高祖的陵寝。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陛下何自筑复道 高寝 ,衣冠月出游 高庙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 高寝 ,虔奉 武园 ?”陈书·废帝纪:“未亡人不幸属此殷忧,不有崇替,容危社稷,何以拜祠 高寝 ,归附 武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