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正人君子  拼音:zhèng rén jūn zǐ
品行端正的人。《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以谏官为耳目,以正人君子为腹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也不枉了。」
《漢語大詞典》:尾君子
指猴子。 宋 陶谷 清异录·兽:“ 郭休 隐居 太山 ,畜一胡孙,谨恪不逾规矩,呼曰尾君子。”
分類:猴子
《分类字锦》:太平君子
清异录穆宗临芳殿赏樱桃时夏景方启风物清妍帝御云母凉衫嫔嫱夹侍少顷进西凉州御料葡萄酒连沃三巨杯帝语左右曰饮此顿觉四体融恬风味如仙真太平君子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私卒君子
指古代君王军队中所亲近的贤良之臣。国语·吴语:“ 越王 军於 江 南。 越王 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韦昭 注:“私卒君子,王所亲近,有志行者,犹 吴 所谓贤良, 齐 所谓士。”
《漢語大詞典》:苏门六君子(蘇門六君子)
指 北宋 文学家 黄庭坚 、 秦观 、 晁补之 、 张耒 、 陈师道 、 李廌 六人。他们常与 苏轼 交游,或为 苏轼 所荐拔,故称。前四人也称“苏门四学士”。 清 钱谦益 《〈苏门六君子文粹〉序》:“六君子者, 张耒 文潜 、 秦观 少游 、 陈师道 履常 、 晁补之 无咎 、 黄庭坚 鲁直 、 李廌 方叔 也。”
《漢語大詞典》:贤才君子
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例如: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陈子昂《明必得贤科》
《國語辭典》:先小人,后君子(先小人,後君子)  拼音:xiān xiǎo rén,hòu jūn zǐ
比喻双方商议、接洽事情时,先将具体条件和严格约定互相言明,不必客套礼让,以免感情日深而难以开口要求。《西游记》第八四回:「如今先小人,后君子,先把房钱讲定后,好算帐。」
《分类字锦》:性如君子
侯鲭录唐兴元有知马者曰李幼青暇日适马肆有致悍马于肆者结锁交落其头二力士以木夹义其颐三四辈执挝而从之幼青迫而察之讯于主者且曰马恶无不具将货焉惟其所酬耳幼清以三万易之马主惭其多既而聚观者数百辈诘幼清幼清曰此马气色骏异体骨得度了非凡马主者不知俾杂驽辈志性郁塞发而狂躁则无不为也乃汤沐剪刷别其槽栈异其刍秣数日而神气小变踰月而大变志性如君子步骤如俊人嘶如龙颜如凤乃天下之骏乘也
分类:
《国语辞典》:淑善君子  拼音:shú shàn jūn zǐ
德行贤良的人。如:「他是一位好善乐施的淑善君子。」
分类:德行贤良
《国语辞典》:古之君子  拼音:gǔ zhī jūn zǐ
形容才德出众,有古典风范的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韦四太爷叹道:『真可谓古之君子了!』」
《国语辞典》:恺悌君子(恺悌君子)  拼音:kǎi tì jūn zǐ
和乐平易的有德君子。《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东方朔传》:「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唐。萧颖士〈菊荣篇〉五章之一:「采采者菊,芬其荣斯,紫英黄萼,照灼丹墀,恺悌君子,佩服攸宜。」也作「岂弟君子」、「恺弟君子」。
《国语辞典》:君子于役  拼音:jūn zǐ yú yì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君子于役,刺平王也。」首章二句为:「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国语辞典》:君子之交  拼音:jūn zǐ zhī jiāo
君子之间的交往。《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分类:君子交往
《国语辞典》:君子阳阳(君子阳阳)  拼音:jūn zǐ yáng yáng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君子阳阳,闵周也。」或亦指夫妇和乐之诗。首章三句为:「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国语辞典》:君子偕老  拼音:jūn zǐ xié lǎo
《诗经。鄘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首章二句为:「君子偕老,副笄六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