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3,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指向
向仰
向国
向言
迷向
向迩
向顺
面向
怀向
瞻向
向心
向阴
皈向
径向
景向
《國語辭典》:指向  拼音:zhǐ xiàng
1.对著、向著。如:「这次发生的逃狱事件,调查单位都把箭头指向监狱的看守员。」
2.指点的方向。如:「大家的目光顺著他的指向,果然看见了树上的鸟巢。」
《漢語大詞典》:向仰(嚮仰)
向往仰慕。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今民謳吟思 汉 ,嚮仰 刘 氏已可知矣。” 明 归有光 《上徐阁老书》:“自少已知嚮仰。” 清 戴名世 《再上韩宗伯书》:“而阁下之名德清望,又为海内之所嚮仰。”
分類:向往仰慕
《漢語大詞典》:向国(嚮國)
享国。谓帝王在位年数。嚮,通“ 享 ”。 汉 王充 论衡·谢短:“ 夏 自 禹 嚮国几载而至於 殷 ?”
《漢語大詞典》:向言(嚮言)
古籍所载的一种特异现象。嚮,通“ 响 ”。晋书·五行志中:“ 吴孙休 时, 乌程 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响言者,言於此而闻於彼。自其所听之,不觉其声之大也。自远听之,如人对言,不觉声之自远来也。声之所往,随其所向,远者所过十数里……言不从之咎也。”后用为建言讽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清 钱谦益 《嚮言》诗序:“善听嚮言者,莫如圣人。有瞻言之圣人,言从作乂,而天下无嚮言之咎矣。”
《漢語大詞典》:迷向
迷失方向。 南朝 梁简文帝 《经琵琶峡诗》:“还瞻已迷向,直去復疑前。” 陈毅 《过旭角》诗:“红日指路不迷向,彩带金桥坚且强。”
分類:迷失方向
《漢語大詞典》:向迩(嚮邇)
靠近;接近。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吾方以先事造兵为发狂必死之药,敢嚮邇乎!” 清 焦循 《忆书》六:“俟至二鼓,其人始至,至则骄佚之气不可嚮邇。”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十:“﹝ 赫斯特 的报纸﹞把 中国 人说得令人掩鼻而过,不敢向迩!”
分類:靠近接近
《國語辭典》:向顺(向順)  拼音:xiàng shùn
偏见、偏心。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三折:「阎神也有向顺,土地也不胡突,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这厮乔议论,有向顺,你道是官人只合做官人。」
《漢語大詞典》:面向
面对;朝向。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要说服工业部门面向农村,支援农业。”如:我们应当面向群众。
《漢語大詞典》:怀向(懷向)
归向;向往。新唐书·循吏传·贾敦实:“ 敦实 为 洛州 长史,亦宽惠,人心怀向。” 宋 陈亮 《复吕子约书》:“举眼以观一世人物,惟有怀向而已。”
分類:归向向往
《韵府拾遗 漾韵》:瞻向
元好问诗乡曲二十年香火阙瞻向
《漢語大詞典》:向心
犹归心。谓内心归服。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七月初十日》:“ 临淮 招募新兄弟,有一千三百六十七,都不甚向心,暂尚未汇。”
《分类字锦》:向阴(向阴)
曹植大暑赋背暑者不群而齐迹向阴者不会而成群
分类:伏日
《漢語大詞典》:皈向(皈嚮)
亦作“ 皈嚮 ”。 趋向;归附。 明 杨循吉 《苏谈·中峰草堂》:“道行既高,四众皈向。”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四·后山诗:“ 陈无己 平生皈向 苏公 ,而学诗於黄太史。” 清 赵翼 《梁制观世音像歌》:“译经演法阐大藏,举世皈嚮如云蒸。”
分類:趋向归附
《高级汉语词典》:径向  拼音:jìng xiàng
沿半径的方向的
《漢語大詞典》:景向(景嚮)
见“ 景响 ”。
《漢語大詞典》:景响(景響)
亦作“ 景嚮 ”。亦作“ 景乡 ”。
(1).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楚辞·九章·悲回风》:“入景响而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洪兴祖 补注:“景,於境切,物之阴影也……或作‘嚮’,古字借用。”荀子·富国:“三德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嚮。”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颜师古 注:“乡读曰‘响’。”新唐书·武平一传:“臣闻灾不忘生,上见下应,信如景响。”
(2).影子与回响。比喻无根据的、传闻的、不可捉摸或牵强附会的。 晋 向秀 《难〈养生论〉》:“此殆景响之论,可言而不可得。”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诗瀋》:“援证确实,迥非傅会景嚮者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