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台吉(臺吉)
旧时 蒙古 王公的爵位名号。后亦用作军衔和行政区长官的称号。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 噶 ( 噶尔丹策零 )少年聪黠……诸台吉乐为之用。”
古时 蒙古 贵族的称号。源出汉语“太子”。 成吉思汗 时只用于皇子,后来渐成为 成吉思汗 后裔的通称。 清 朝沿用其名作为封爵之一,在王、贝勒、贝子、公之下,分四等,以封赠 蒙古 及西北边疆某些民族的贵族首领。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一二等臺吉,许以一子袭职外,餘子概为四品。”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至于 蒙古 ,戈壁曼延……即不得不张幕而处,其王与臺吉辈,虽有寝室,而不可遍及烝民。”
《漢語大詞典》:遗苗(遺苗)
犹后裔。 汉 蔡邕 《和熹邓后谥》:“追世祖功臣国士,或有继絶,封爵遗苗,以封其祀。” 元 姚燧 《耶律钧赠官制》:“丞相从兄,宗承 辽 室之遗苗。” 清 厉鹗 《步馀杭溪上谒凌将军庙》诗:“欲觅遗苗何处是,草间部伍尚名亭。”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遗胄(遺胄)
子孙;后裔。 南朝 陈 徐陵 《梁贞阳侯与陈司空书》:“武皇遗胄,皆陷虏庭,乞命偷生,何能支久。” 宋 叶适 《祭吕太史文》:“畅群儒之异旨,续先民之遗胄。”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满 人既不可欺,富贵既不可復,而反使 炎 黄 遗胄,受其蒙蔽,而缓於自立之图。”
分類:子孙后裔
《漢語大詞典》:遗宗(遺宗)
后裔;后代。 五代 梁末帝 《命钱鏐进取海南刘岩勅》:“妄称 汉 室遗宗,欲继 尉佗 丑跡。” 金 元好问 《五月十二日座主闲闲公讳日作》诗:“故垒至今埋恨骨,遗宗何力起新阡。”
分類:后裔后代
《漢語大詞典》:胤胄
后裔。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 吴郡 满璋之 ,相承云是 高平 旧族, 宠 奋 胤胄。” 唐 韩愈 《送灵师》诗:“ 灵师 皇甫 姓,胤胄本蝉联。”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今之握图籍、操政柄者,岂犹是 白 项 之胤胄乎?”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二王后(二王後)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两朝王族受封的后裔。诗·周颂·振鷺序:“二王之后来助祭也。” 郑玄 笺:“二王, 夏 殷 也;其后, 杞 也, 宋 也。”《汉书·王莽传上》:“博采二王后及 周公 、 孔子 世列侯在 长安 者适子女。”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诗:“二王后,彼何人? 介公 、 酅公 为国宾, 周武 、 隋文 之子孙。”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八·二王后题解:“礼记·郊特牲曰:‘礼二王之后,尊贤不过二代。’ 杜佑 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 隋 封 后周 靖帝 为 介国公 ,唐封 隋 帝为 酅国公 以为二王后。”
《漢語大詞典》:遗萌(遺萌)
(1).犹后裔。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南宫侯张敖》:“堂堂 张敖 , 耳 之遗萌。”
(2).犹遗氓。晋书·怀帝愍帝纪论:“喋喋遗萌,苟存其主,譬彼诗人,爱其棠树。”参见“ 遗氓 ”。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遗氓(遺氓)
亦作“ 遗甿 ”。
(1).指前朝之民。《文选·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 周南 悲昔老,留滞感遗氓。” 李善 注:“汉书曰: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
(2).指劫后残馀的人民。宋书·武帝纪中:“ 永嘉 不竞,四夷擅华,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怀没世之愤,遗氓有匪风之思。”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此行收遗甿,风俗方再造。”新唐书·王及善传:“ 隋氏 失御,豪俊共救其乱,宜抚纳遗甿而保全之,观时变,待真主。”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3).遗裔;后人。 唐 沈佺期 《度安海入龙编》诗:“ 尉佗 曾驭国, 翁仲 久游泉。邑屋遗甿在,鱼盐旧产传。”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岂可使 稷下 遗氓,顿隔陪封之礼; 淹中 故老,独奏告成之仪。”
《漢語大詞典》:末胄
子孙;后裔。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伊 伯庸 之末胄兮,谅皇直之 屈原 。”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天开之祚,末胄称王。” 清 龚自珍 《武显将军福建海坛镇总兵官丁公神道碑铭》:“ 丁 氏出自 齐太公 之孙 丁公 ,世霸 营邱 ,末胄播迁,入本朝,家於 江 南之 通州 。”
分類:子孙后裔
《漢語大詞典》:远胄(遠胄)
指帝王或贵族的后裔。魏书·礼志二:“其旁枝远胄,岂得同四庙之亲哉?”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 帝唐 远胄, 御龙 遥绪。”
《漢語大詞典》:遐嗣
后裔;远裔。《隋书·乐志上》:“骏奔伊在,庆覃遐嗣。”
分類:后裔远裔
《漢語大詞典》:余胤(餘胤)
后裔。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五:“ 李德裕 平泉 山居,戒子孙云:‘吾百年之后,为权势所夺,则以先人所命,泣而告之,此吾志也。’后经世变,餘胤竟不能守,花卉芜絶,怪石名品,俱为 洛 城有力取去。”
分類:后裔
《國語辭典》:苗族  拼音:miáo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相传为三苗的后裔。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四川、广东等地。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三种大方言。部分地区使用侗语或瑶语,大多兼通汉语,使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部分从事林业。其社会组织是小家庭,多为一夫一妻制,妇女婚后多有「不落夫家」之俗,居屋常见「吊脚楼」形式。妇女擅长刺绣、蜡染,喜爱歌舞。过去信奉多神,崇拜祖先。现在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称为「苗民」、「苗人」。
《漢語大詞典》:余苗(餘苗)
(1).犹后裔。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逆贼 蒙僉 和舍 等,浮竹遗种,沈木餘苗。” 明 沈自徵 《霸亭秋》:“拜你箇 舜帝 餘苗,拜你箇 楚 将遗驍,拜你箇力拔山摇,拜你箇叱咤风飈。”
(2).各种禾苗。 元 杨维桢 《和卢养元书事》:“ 漳水 有时生小草, 洞庭 无地种餘苗。”
分類:后裔禾苗
《漢語大詞典》:血胄
后裔。 黄公 《大魂篇》:“有覥面目,遂忘所生,以高贵神明血胄,乃下儕於 犹太 、 三韩 之列。”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嫡脉
指一脉相传的后裔。 茅盾 《手的故事》二:“从前那位‘乡试中式’的太老太爷名下的嫡脉确有一支寄寓在 T埠 。” 茅盾 《手的故事》六:“你们想,要真是 张六房 的嫡脉,哪里会讨媳妇不看个门当户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