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通刺  拼音:tōng cì
投交名帖求见。古时将姓名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访他人时,投递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现今名片。《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乃绐为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谒谓以札书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载钱谷也。」唐。李商隐〈为同州张评事谢聘钱启〉:「办装无阙,通刺有期。」
《國語辭典》:温卷(溫卷)  拼音:wēn juàn
唐、宋时举人于应试前,再次将作品呈送当时名人显要,以求推荐或加深考官印象,称为「温卷」。宋。陆游 秋雨书感诗:「门外久无温卷客,架中宁有热官书。」
《漢語大詞典》:客刺
名刺,名片。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东莞 臧逢世 ,年二十餘,欲读 班固 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 刘缓 ,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 王利器 集解引 胡三省 资治通鉴注:“书姓名于奏白曰刺。”
分類:名刺名片
《國語辭典》:谒刺(謁刺)  拼音:yè cì
进见时所使用的名片。
分類:拜见名片
《漢語大詞典》:执刺(執刺)
谓持名片进谒。 唐 黄滔 《与侯博士启》:“故其接踵望尘,駢肩执刺,争为秤挂,互作镜窥。”
分類:名片进谒
《漢語大詞典》:拜刺
拜见别人时所用的名片。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当 文简 以少保居内阁,而 杨文忠 廷和 、 梁文康 储 为少师。尝出二公拜刺,乃色笺,仅三指阔,中云‘ 杨廷和 拜’而已, 梁公 则称‘契末’,或称‘老友’。”
《漢語大詞典》:枉刺
谓有劳顾访。刺,犹今之名片。旧时客人来访先投刺。 宋 赵师秀 《赠汤巾》诗:“黄金榜内人,枉刺忽相亲。”
《漢語大詞典》:衔片(銜片)
署有官衔的名片。《官场现形记》第九回:“管家拿了衔片,自去交代不题。”
分類:官衔名片
《漢語大詞典》:爵里刺
书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释名·释书契:“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 惠 弟 和 , 河南 尹”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漢語大詞典》:文刺
犹名片,名刺。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三·名号甫:“盖謁字之义,告也,白也,请见也,数训而已,况古无文刺,惟书竹简,故 陈时虞 荔尚 云:‘未有版刺,无客拜謁,何得以謁,便可谓投刺耶?’”
分類:名片名刺
《漢語大詞典》:脩刺
谓备名片,作通报姓名之用。后汉书·逸民传·井丹:“性清高,未尝脩刺候人。”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騭 与 旌 求食其地,惧为所侵,乃共脩刺奉瓜,以献 征羌 。” 唐 李嘉祐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诗:“脩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漢語大詞典》:衔揭(銜揭)
署有官衔的名片、名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禀户式》:“用衔揭履歷揭各一,同禀帖入红禀函。”
《国语辞典》:怀刺漫灭(怀刺漫灭)  拼音:huái cì màn miè
刺,名片。怀刺漫灭指东汉祢衡至颍川而身怀名片,准备有所谒见。却因心高气傲不屑与他人来往,以致怀藏的名片字迹日久而模糊褪色。典出《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后比喻不依附权贵或怀才不遇。《歧路灯》第七回:「有知窍的进京来,若有个笔帕之敬,自然礼尚往来;若白白说些瞻依昵就话头,就是司空见惯矣,不如学祢正平怀刺漫灭。」
《国语辞典》:绝地大反攻(绝地大反攻)  拼音:jué dì dà fǎn gōng
八○年代最有名的星战名片《星际大战》的完结篇。片名原名为Return Of The Jedi。剧情为绝地武士向残暴的帝国进行全面反击。后也借指对某种势力的全面反扑。如:「这座化工厂污染了十几年,乡民终于决定绝地大反攻,向有关单位示威抗议。」
分类:有名名片
《国语辞典》:手匣  拼音:shǒu xiá
一种可以随身携带,装盛名片等的匣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汪秀才叫从人掇一个手匣过来,取出那张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