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电阻合金
具有一定电阻率的合金导电材料。通常可分精密电阻器用电阻合金、变阻器用电阻合金和发热体用电阻合金。精密电阻器用电阻合金的受热温度较低,一般在室温下使用,如锰铜、镍铬系合金等;变阻器用电阻合金的受热温度一般不超过500°c,如镍铜、康铜等;发热体用电阻合金的发热温度可达1400°c,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
《漢語大詞典》:钿合金钗(鈿合金釵)
(1).钿盒和金钗。相传为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之信物。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将去。” 宋 柳永 《二郎神》词:“鈿合金釵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2).泛指情人间之信物。 宋 王寀 《蝶恋花》词:“红粉阑干,有箇人相似。鈿合金釵谁与寄。”参见“ 金釵鈿合 ”。
《漢語大詞典》:金钗钿合(金釵鈿合)
金钗和钿合。传说中 唐玄宗 与 杨贵妃 定情的信物。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國語辭典》:铅字合金(鉛字合金)  拼音:qiān zì hé jīn
铅、锑、锡的合金。因其具有坚硬易熔的特性,且其凝固时,体积稍微膨胀,可使线条清晰,故适合用于铸造印刷活字及印刷版。
分類:合金
《國語辭典》:铝合金(鋁合金)  拼音:lǚ hé jīn
纯铝中加入其他元素而组成的合金。铝合金的比重小,塑性高,在机械、化工、建筑、交通运输等方面用途颇广,尤为航空工业不可或缺的材料。
《國語辭典》:青铜(青銅)  拼音:qīng tóng
1.以铜及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灰色或灰黄色,硬度大,耐磨,抗蚀性良好,可制武器、饰品、铜像及各种机械零件等。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分比例因不同的需要而异。此外可在合金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如铝青铜、锰青铜、磷青铜、铍青铜、矽青铜等。
2.古代镜子多用青铜磨制而成,故以青铜借指镜子。唐。罗隐 伤华发诗:「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國語辭典》:开金(開金)  拼音:kāi jīn
1.主要成分为黄金的合成金属。因纯金太软,制品容易变形,常掺加其他金属配炼合金。常用的开金为金与银或铜的合金。
2.表示合金中纯金含量的用语。开为英语karat的音译。纯金是二十四开金,十八开金表示二十四两合金中含有十八两的黄金。也作「K金」。
分類:黄金合金
《漢語大詞典》:一金
(1).古代钱币数量名称。二十两或一斤为一金。后亦用以称银一两。战国策·齐策一“ 公孙閈 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市卜於市” 汉 高诱 注:“二十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一黄金一斤” 司马贞 索隐引 臣瓒 云:“ 秦 以一鎰为一金, 汉 以一斤为一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金:“今人行文以白金一两为一金,盖随世俗用银以两计,古人一金则非一两也。”
(2).指少量钱财。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苦愁行》:“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晋书·顾荣传:“官无一金之费,人无终朝之劳。” 宋 杨万里 《心学论一·诗论》:“今夫童子誑其西邻之童,而夺之一金,不怍也。”
(3).指一种合金。《关尹子·四符》:“譬如金为之物,可合异金而鎔为一金。”《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鎔缾盘釵釧为一金。”
(4).谓敲锣一声。金,指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
《國語辭典》:白金  拼音:bái jīn
1.银的别名。《水浒传》第一九回:「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径地特来投托入夥。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重蒙所赐白金,决不敢领。』」
2.铂的别名。多集中于火成岩中,是灰白色光亮的金属,熔点高,虽在高温下,亦不起氧化作用。
《國語辭典》:铸铁(鑄鐵)  拼音:zhù tiě
生铁的别名。参见「生铁」条。
《國語辭典》:白铜(白銅)  拼音:bái tóng
铜与镍的合金。具银白色金属光泽,不易锈蚀,适于制造各种装饰品和给水器具。
分類:合金加入
《漢語大詞典》:下齐(下齊)
下衣的底边。《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陈澔 集说:“下齐,裳末缉处也。”
古代称合金中锡的含量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为“下齐”。古代合金多以锡与铜或铁相合。周礼·考工记·辀人:“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 郑玄 注:“多锡为下齐……少锡为上齐。” 孙诒让 正义:“锡多则金不纯,故为下齐。”
《國語辭典》:听子(聽子)  拼音:tīng zi
大陆地区指以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制成,用来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罐子。由英语tin翻译得名。
《漢語大詞典》:上齐(上齊)
向上升。齐,通“ 躋 ”。礼记·乐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 孔颖达 疏:“地气上齐者,齐,升也,谓地气上升天。” 元 元逢 《山行》诗序:“时云气上齐,若葆盖羽车然。”
《漢語大詞典》:六齐(六齊)
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唐 张说 《蒲津桥赞》诗:“赋 晋国 之一鼓,法《周官》之六齐。”
汉高祖 刘邦 封其子 刘肥 为 齐王 ,至 惠帝 时,乃分 齐 为六,分封 肥 之六子: 将闾 为 齐王 , 惠 为 济北王 , 贤 为 菑川王 , 雄渠 为 胶东王 , 邛 为 胶西王 , 辟光 为 济南王 ,称“六 齐 ”。汉书·邹阳传:“彊 赵 责於 河间 ,六 齐 望於 惠后 。”
《漢語大詞典》:胆铜(膽銅)
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称;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 魏 晋 示炼丹术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术的先声。 宋 为铸钱需要,此法更为兴盛。 元 明 后始见废止。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三·铜铁铅锡坑冶》:“坑皆有胆铜者,盖以铁为片,浸之胆水中,后数十日即成铜。”宋史·食货志下二:“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饶州 兴利场 , 信州 铅山场 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