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传号(傳號)
(1).谓子孙袭封。汉书·吴芮传:“唯 吴芮 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絶,庆流支庶。”
(2).旧时藏族地区一种为土司、守备、土官传达号令的人。 葛颂 《党的总路线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光辉胜利》:“隶属于土司、守备、土官,并在他们直接指挥下的,尚有头人、千总、把总、管家、译字房、传号、差人和寨首(越是前者地位越高,活动范围广)。”
《漢語大詞典》:玉角
(1).玉饰的号角。古时军中传达号令的乐器。太平御览卷八○五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得好鼓玉角。”
(2).指仙鹿。 唐 孟郊 《答卢仝》:“独自奋异骨,将骑玉角翔。”
《漢語大詞典》:三器
三种治国的手段,指号令、斧钺、禄赏。管子·重令:“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鉞也,禄赏也……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鉞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
《漢語大詞典》:风令
谓政令正确。旧时以风为天地之号令,能动物通气,故为之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煖燠孰多:“故圣王在上位,天覆地载,风令雨施。雨施者,布德均也;风令者,言令直也。”
犹劝令。后汉书·皇甫嵩传:“ 卓 风令御史中丞已下皆拜以屈 嵩 ,既而抵手言曰:‘ 义真 犕未乎?’ 嵩 笑而谢之。” 李贤 注:“风音讽,谓讽动也。”
《漢語大詞典》:德号(德號)
施行恩德的号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出德号,省刑罚。”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引此, 颜师古 注云:“德号,德音之号令也。易·夬卦曰‘孚号有厉’是也。”《后汉书·郎顗传》:“王者则天之象,因时之序,宜开发德号,爵贤命士。”
《漢語大詞典》:宸涣
君命;皇帝的诏旨。涣,涣汗。指帝王的号令。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之一:“承明播宸涣,西适蛮夷州。”
《漢語大詞典》:霸朝
(1).指割据一方或偏安一隅而尚能号令天下的政权。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文若 ( 荀彧 )怀独见之明,而有救世之心,论时则民方涂炭,计能则莫出 魏武 ,故委面霸朝,豫议世事。”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蒙州 立山县 丞 晁觉民 自中原避兵南来,因仕霸朝。”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魏书》:“《赫连屈丐统万城铭》《虵祠碑》诸文,颇行於世。皆可想见霸朝文事斐然之美,立国一隅,必有与也。”
(2).指专横暴虐的王朝。 严复 《译〈社会通诠〉自序》:“ 商君 、 始皇帝 、 李斯 起,而郡县封域,阡陌土地,燔诗书,坑儒士,其为法欲国主而外,无咫尺之势。此虽霸朝之事,侵夺民权,而迹其所为,非将转宗法之故,以为军国社会者歟?”
《国语辞典》:省令  拼音:shěng lìng
1.省政府所发布的命令。
2.日本中央各部都称为省,故各部大臣所发的号令也称为「省令」。
《漢語大詞典》:汗号(汗號)
谓帝王发布的必行的号令。语出汉书·刘向传:“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 颜师古 注:“言王者涣然大发号令,如汗之出也。”清史稿·刑法志三:“若夫非常庆典,特颁汗号,使之荡涤瑕秽,洒然自新,未始非仁政之一端。”
《漢語大詞典》:霸统(霸統)
指割据一方而力量足以号令天下的政权。 宋 苏轼 《正统论》之二:“正统之论,起於 欧阳子 ,而霸统之説,起於 章子 。”
《国语辞典》:帅令(帅令)  拼音:shuài lìng
元帅的号令。如:「帅令务必遵行!」
分类:元帅号令
《漢語大詞典》:诏号(詔號)
(1).诏告名号。号,神号,币号。周礼·春官·小宗伯:“若国大贞,则奉玉帛以詔号。” 林尹 今译:“若国有大事需要卜问,奉陈玉帛并詔告名号。”
(2).诏告、号令。 宋 曾巩 《辞中书舍人状》:“窃以 唐 虞 三代 之君兴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詔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
《國語辭典》:令箭  拼音:lìng jiàn
旧时军中主将发布命令时的令旗,因它在杆头加箭镞,形状像箭,故称为「令箭」。《薛仁贵征辽事略》:「臣得元帅令箭,只来探车驾何往?」也称为「令旗」。
《漢語大詞典》:制号(制號)
制度号令。荀子·议兵:“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
分類:制度号令
《國語辭典》:挂号(掛號)  拼音:guà hào
1.编号登记,以备查考。《红楼梦》第一回:「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2.重要信件和印刷品付邮时,由邮局登记编号、给收据。挂号邮件若遗失,由邮局负责追查。
《國語辭典》:挂号信(掛號信)  拼音:guà hào xìn
以挂号方式邮寄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