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汪芒
古国名。 夏禹 时,国君名 防风 。故地在今 浙江省 德清县 武康镇 。国语·鲁语下:“ 汪芒氏 之君也,守 封嵎 之山者也,为 漆 姓。在 虞 、 夏 、 商 为 汪芒氏 ,於 周 为 长狄 ,今为 大人 。” 韦昭 注:“ 汪芒 , 长狄 之国名也。”
《國語辭典》:车邻(車鄰)  拼音:chē lín
《诗经。秦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车邻,美秦仲也。」或以为诗人喜得见于其君,即事之作。首章二句为:「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漢語大詞典》:维卫(維衛)
(1).连接,护卫。《晋书·陶璜传》:“ 寧州 兴古 接据上流,去 交阯郡 千六百里,水陆并通,互相维卫,州兵未宜约损,以示单虚。”
(2).古国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 老子 入 关 之 天竺 维卫国 ,国王夫人名曰 浄妙 , 老子 因其昼寝,乘日精入 浄妙 口中,后年四月八日夜半子时,剖左腋而生,坠地即行七步,於是佛道兴焉。”
《漢語大詞典》:盘木(槃木)
(1).谓枝干盘曲的树。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衡天 ,有 先民之山 ,有槃木千里。”
(2).古国名。后汉书·种暠传:“ 岷山 杂落皆怀服 汉 德。其 白狼 、 槃木 、 唐菆 、 卭 、 僰 诸国,自前刺史 朱辅 卒后遂絶; 暠 至,乃復举种向化。”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匪徒 封离 授首,三十六之种落迎降; 槃木 归仁,六百万之宾夷向化。”
《漢語大詞典》:狗国(狗國)
(1).古国名。逸周书·王会:“正西 崑崙 、 狗国 、 鬼亲 、 枳巳 、 闟耳 、 贯胸 、 雕题 、 离丘 、 漆齿 。” 孔晁 注:“九者, 西戎 之别名也。”《淮南子·墬形训》:“ 后稷壠 在 建木 西…… 狗国 在其东。”
(2).指今 乌苏里江 入 黑龙江 汇合处至海口一带。因冬日来往使犬,故名。 元 时设狗站。元史·世祖纪十:“﹝帝﹞命 开元 等路宣慰司造船百艘,付 狗国 戎军。”
(3).嘲骂他国之词。晏子春秋·杂下九:“ 晏子 使 楚 ,以 晏子 短, 楚 人为小门於大门之侧而延 晏子 , 晏子 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 楚 ,不当从此门入。’” 清 黄遵宪 《逐客篇》:“居同狗国秽,食等豕牢薄。”
(4).古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东南四星曰狗国,主 鲜卑 、 乌丸 、 沃且 。”
《漢語大詞典》:夫余(夫餘)
(1).古国名。 汉 代 夫馀族 所建。在今东北地区。后汉书·东夷传·夫馀:“ 夫餘国 ,在 玄菟 北千里。南与 高句丽 ,东与 挹娄 ,西与 鲜卑 接。”晋书·四夷传·夫馀国:“﹝ 夫餘国 ﹞地方二千里,户八万,有城邑宫室,地宜五穀。其人强勇,会同揖让之仪有似中国…… 武帝 时,频来朝贡,至 太康 六年,为 慕容廆 所袭破,其王 依虑 自杀。” 清 黄遵宪 《用写经斋体送叶损轩之申江》诗:“ 夫餘 立国今何似?为我探询海外髯。”
(2).复姓。
《漢語大詞典》:温宿
古国名。今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温宿县 。汉书·西域传下·温宿国:“ 温宿国 ,王治 温宿城 ,去 长安 八千三百五十里。”
《漢語大詞典》:夷越
(1).古国名。即 於越 。 夏 少康 庶子的封国。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譬犹售章甫於 夷越 ,徇髯蛇於 华夏 矣。”
(2).古代对 长江 中下游以南各族聚居地区之称。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西和诸 戎 ,南抚夷 越 ,外结好 孙权 ,内脩政理。”
《漢語大詞典》:有缗(有緡)
古国名。有,词头。为 桀 所灭。故址在今 山东省 金乡县 东北,旧名 缗城阜 。左传·昭公四年:“ 夏桀 为 仍 之会, 有緡 叛之。”左传·昭公十一年:“ 桀 克 有緡 ,以丧其国。”
《漢語大詞典》:佛泥
古国名。在今 加里曼丹岛 北部 文莱 一带。 宋 太平兴国 二年始朝贡于 宋 。也写作“渤泥”。 宋 赵汝适 诸蕃志·渤泥国:“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 佛泥 ,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参阅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漢語大詞典》:仪渠(儀渠)
古国名。列子·汤问:“ 秦 之西有 仪渠 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积而焚之,燻则烟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漢語大詞典》:鄋瞒(鄋瞞)
古国名。 春秋 时 狄 的一支。 鲁文公 十一年为 齐 所灭。地在今 山东 境内。左传·文公十一年:“ 鄋瞒 侵 齐 ,遂伐我。” 杨伯峻 注:“ 陶正靖 春秋説谓‘ 鄋瞒 者, 狄 之种名,犹后世之部落云尔’…… 鄋瞒 国土,据《方舆纪要》谓在今 山东省 境。”
《漢語大詞典》:西申
古国名。居今 陕西 、 山西 间。也称 申戎 。逸周书·王会:“ 西申 以凤鸟。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归有德。” 明 杨慎 《凤赋》:“ 西申 之国, 丹穴 之山,爰有神鸟,名为凤焉。”
《漢語大詞典》:西虢
古国名。 周文王 弟 虢仲 (一说 虢叔 )的封地,故城在今 陕西省 宝鸡县 东。 平王 东迁,随徙 上阳 (今 河南省 陕县 ),改称 南虢 。公元前655年为 晋 所灭。左传·隐公元年“ 虢叔 死焉” 唐 孔颖达 疏:“ 虢国 有二,而《经》《传》不言东西者,於时 东虢 已灭,故 西虢 不称西。”
《漢語大詞典》:注辇(注輦)
古国名。故地在今 印度 科罗曼德耳 (Coromandel)海岸。 宋 大中祥符 八年曾遣使来 中国 通好。自十一世纪前期至十五世纪前期,同 中国 保持悠久的友好关系。 宋 欧阳修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海中洲岛穷人迹,来市 广州 纔八国。其间 注輦 来最稀,此鸟何年随海舶?”参阅宋史·外国传五·注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