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新生活  拼音:xīn shēng huó
为适应时代与环境的变迁,而补偏救弊,一改其旧有习惯的生活。如:「再度当职业妇女,她努力学习新技能,开始另一种新生活。」
《国语辞典》:释宪(释宪)  拼音:shì xiàn
透过诠释而赋予宪法新的意义。随著社会快速的变迁及因应世局的变化,宪法的修改或重新制定有其必要。在我国现制是由司法院大法官以会议方式来行使释宪的职权。如:「藉由大法官会议来诠释宪法的文字,使其具涵因应环境需求的新义。」
《漢語大詞典》:禅化(禪化)
变迁转化。 明 王廷相 《数辩》:“天地开闢,人物禪化,久矣而不可追稽也,何所逆据而知之?”
《國語辭典》:续约(續約)  拼音:xù yuē
1.一种条约。于正约订定之后续订的条约,主旨在补充正约,多因时效作用或环境变迁而订。如中英烟台续约。
2.一种契约。在合约期满之后再订的新约,称为「续约」。
《漢語大詞典》:推遇
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犹言随遇而安。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瞑目而前,推遇任命,以暗营宅,自然遇吉也。”
《国语辞典》:教育史  拼音:jiào yù shǐ
记述教育实况制度及理论的起源、兴革和变迁的历史,为文化史的一个分科。
《國語辭典》:政潮  拼音:zhèng cháo
政治发展的潮流。如:「近年自由民主的政潮,造成世界产生很大的改变。」
《國語辭典》:星移物换(星移物換)  拼音:xīng yí wù huàn
星辰移动,事物改变。比喻时序的变迁,世事的更迭。金。邱处机〈水龙吟。昊天空阔初晴〉词:「百年随寿仕,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眠昼。」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三四出:「千难万难,早归来星移物换。」也作「物换星移」。
《国语辞典》:叙事文(叙事文)  拼音:xù shì wén
一种文体。记述人或物在某时期中的动作或变迁过程的文字。
《国语辞典》:时移世变(时移世变)  拼音:shí yí shì biàn
时日变迁,世事随之改变。唐。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铭。序〉:「朝当晏驾,时移世变,遂出掾高要,佐浔阳。」也作「时移世易」。
《国语辞典》:树犹如此(树犹如此)  拼音:shù yóu rú cǐ
树木尚且有这么大的变化。参见「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条。暗指人事的变迁比树木更剧烈。多用以感叹时光的流逝。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词:「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国语辞典》:水土不伏  拼音:shuǐ tǔ bù fú
因生活环境的变迁所造成的不适应。《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伏。」也作「水土不服」。
《国语辞典》:家庭制度  拼音:jiā tíng zhì dù
家庭组织的规模和法度。此种制度常因政治、经济、社会的需要而变迁,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同。
《国语辞典》:江山如故  拼音:jiāng shān rú gù
江河山岳的面貌如昔。常对喻人事的变迁快速。
《国语辞典》: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拼音:zhèng zhì shè huì xué
探讨政治行为和现象与社会结构和变迁之间关连性的社会学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