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保存  拼音:bǎo cún
保管收存,使事物、性质、意义、作风等继续维持下去,不受损害或发生变化。《南史。卷二六。袁湛传》:「自念负罪私门,阶荣望绝,保存性命,以为幸甚,不谓叨窃宠灵,一至于此。」
《漢語大詞典》:沾污(沾汙)
亦作“ 沾汚 ”。亦作“ 沾污 ”。
1.弄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葬 高陵 ”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幘,其轻易如此。”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汚。”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马》:“忽溅出马溺数斗,浸淋面目,沾污衣履。” 叶圣陶 《前途》:“一片湿泥,厚厚的,虽然是件旧夹衫,而且是灰色的,然而总是被沾污了。”
2.犹玷污。指声誉名节受损。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广西帅府隶郑牢:“大人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
《國語辭典》:消折  拼音:xiāo shé
1.亏损、损失。《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在后客货卖,却消折了十无一二,无所伸诉其苦。」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项王此败,其意气消折尽矣。」
2.贬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三。都市钱会》:「自因颁行之后,物货涌贵,钱陌消折矣。」
《國語辭典》:损害(損害)  拼音:sǔn hài
损坏、伤害。魏。刘劭《人物志。七缪》:「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师曾两回往西天取经,为佛法未全,常被深沙神作孽,损害性命。」也作「损伤」。
《国语辞典》:补修(补修)  拼音:bǔ xiū
1.修理、修补,使受损害的物品能够继续使用。如:「补修房屋」。
2.学生补行修习该修的学科或学分。如:「他还要补修三个学分才能毕业。」
《漢語大詞典》:髺垦
谓器物受损折足,形体歪邪。周礼·考工记·旊人:“凡陶旊之事,髺垦薜暴不入市。” 郑玄 注:“髺读为跀;垦,顿伤也。” 贾公彦 疏:“跀谓器不正,欹邪者也。” 孙诒让 正义:“云‘玄谓髺读为跀’者……广雅·释詁云:‘刖,危也。’跀刖音义同,谓器折足,则危而易覆也。云‘垦,顿伤也’者……顿伤犹言损伤。” 清 厉鹗 《宣德窑青花脂粉箱歌次毛西河太史韵为汪伯子作》:“絶无髺垦但精莹,花壶茗琖犹家常。”
《漢語大詞典》:全兵
(1).指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没有仪仗和辎重之累。汉书·韩王信传:“ 胡 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言唯弓矛无杂仗也。”一说,仅有兵刃而无铠盾。
(2).谓军队不受损伤。《文选·潘岳〈关中诗〉》:“夫岂无谋,戎士承平。守有完郛,战无全兵。” 李善 注:“《孙子兵法》:凡用师以全兵为上。”
《國語辭典》:顾全(顧全)  拼音:gù quán
顾念,保全。《文明小史》第四二回:「第二天又回了制台,制台又要顾全康太尊的面子。」
《國語辭典》:吃亏(吃虧)  拼音:chī kuī
1.受损失或遭污辱。《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你没有出过门,到处吃亏,又上了他们的当了。」
2.在某方面条件不利。《儿女英雄传》第一九回:「你这病根,却又只吃亏在一个聪明好胜。」
《國語辭典》:展污(展汙)  拼音:zhǎn wū
沾污。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你待展污俺婚姻簿,我可便负你有何辜!」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
《國語辭典》:赔偿(賠償)  拼音:péi cháng
偿还因自己行为而使他人或团体受到的损失。《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止剩得拜住一个不死,却又被西台追赃入官,家业不勾赔偿。」《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自从青枫城出征之后,因修理城工多用了帑项,方才赔偿清了。」
《國語辭典》:磨耗  拼音:mó hào
磨损消耗。如:「机件长时间地运转容易磨耗,减低使用寿命。」
分類:摩擦受损
《漢語大詞典》:受亏(受虧)
吃亏,受损失。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
《漢語大詞典》:面伤(面傷)
谓面目受损伤。《左传·哀公二年》:“敢告无絶筋,无折骨,无面伤,以集大事。”国语·楚语上:“王亲面伤,则 雍子 之为也。” 韦昭 注:“面伤,谓 吕錡 射其目。”
《国语辞典》:受损(受损)  拼音:shòu sǔn
遭受损害。如:「这辆汽车受损的情况严重,得送厂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