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鬟髻
亦作“ 鬟结 ”。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为小鬟髻,饰之以金。” 清 李邺嗣 《退山初归取妾卜居将遂投隐欣慰之意见于小诗》:“尚餘鵠髮如鬟结,且举庞眉与黛齐。”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腰肢纤弱,鬟髻宛然。” 清 墅西逸叟 《过虚志感》:“﹝ 刘三秀 ﹞且踊且号,鬟髻为解,髮委地丈餘。”
《漢語大詞典》:娇鬟(嬌鬟)
美丽的环状发髻。 唐 刘商 《铜雀妓》诗:“玉輦岂再来,娇鬟为谁緑。” 南唐 冯延巳 《菩萨蛮》词:“娇鬟堆枕釵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
分類:美丽发髻
《漢語大詞典》:青螺髻
(1).形如青螺的发髻。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诗谢》:“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词:“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两峰对拥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钩。”
分類:山峰发髻
《國語辭典》:丫鬟  拼音:yā huan
婢女。《红楼梦》第三回:「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著三个姊妹来了。」也称为「鸦鬟」。
《漢語大詞典》:髻云(髻雲)
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宋 欧阳修 《燕归梁》词:“髻云谩嚲残花淡,和娇媚,瘦嵓嵓。” 元 萨都剌 《越溪曲》:“谁家 越 女木兰橈,髻云堕耳溪风高。” 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三回:“ 莲英 为 西太后 梳成新式,较往时髻样尤高,髻云上拥,鬟凤低垂,越显出几分嫵媚。”
《國語辭典》:鸦髻(鴉髻)  拼音:yā jì
形容妇女的发髻黑如鸦羽。
分類:妇女发髻
《漢語大詞典》:高鬟
高起的环形发髻。亦指梳高鬟的女人。 唐 李商隐 《燕台诗》之一:“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宋史·仪卫志二:“宫中导从之制……新妇二人,高鬟,青袍。”
《漢語大詞典》:髻珠
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説,於诸説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南朝 梁元帝 《梁安寺刹下铭》:“髻珠孰晓,怀宝詎宣。”景德传灯录·相国裴休:“公当下知旨,如获髻珠,曰:‘吾师真善知识也。’”
《国语辞典》:㔩叶(㔩叶)  拼音:è yè
古代妇女发髻上的花饰。唐。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微㔩叶垂鬓唇。」也作「㔩䌽」。
《漢語大詞典》:翠髻
乌黑的发髻。 唐 王建 《宫词》之六二:“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緑鬢虚。”《红楼梦》第五回:“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 沈太侔 《落花》诗:“残月昏黄冷翠髻,离魂都向个中销。”
分類:乌黑发髻
《漢語大詞典》:闹扫(鬧掃)
亦作“ 闹埽 ”。 唐 代宫女梳的一种发髻。 唐 张氏女 《梦王尚书口授吟》:“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士庶》:“闹埽,髻名。” 清 王丹林 《银塘曲》诗:“团扇承恩夏日长,晚装闹扫追微凉。”
《漢語大詞典》:羁丱(羈丱)
犹羁角。丱,儿童发髻的样式。因以指童年。 唐 颜真卿 《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羈丱好静处诵习坟典。”新唐书·许王素节传:“方羈丱,即诵书日千言。”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 周茂源 釜山 ﹞有子名 纶 ,字 鹰垂 ,羈丱之年,尝誑客,以其诗杂 釜山 集中,客无以辨,由是著名。”参见“ 羈角 ”。
《漢語大詞典》:羁角(羈角)
(1).古代儿童的发式。语出礼记·内则:“翦髮为鬌,男角女羈。” 黄生 义府·男角女羁:“男则横分两髻如角,故曰角;女则两髻一前一復,如马首,故曰羈。”析言之男女不同,浑言之则无别。
(2).泛指童年。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或问:‘礼难以彊世?’曰:‘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
《國語辭典》:髽髻  拼音:zhuā ji
将头发梳拢盘结于头顶所成的髻,为女孩或女仆所梳的发式。也作「抓髻」。
《漢語大詞典》:新髻
新式样的发髻。旧题 汉 伶玄 《赵飞燕外传》:“ 合德 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髮,号新髻。”
《漢語大詞典》:髻影
发髻的影子。 南朝 陈后主 《七夕宴重咏牛女》:“靨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
分類:发髻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