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乌蛮髻(烏蠻髻)
古 乌蛮 族人的发式。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梳乌蛮髻,攒金凤釵,衣紫绣短袍,繫青丝轻履。”
《漢語大詞典》:挑鬓头(挑鬢頭)
旧时女子以骨针支两鬓,使两边隆起的发式。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鬢头。”
《国语辞典》:烙铁印儿(烙铁印儿)  拼音:lào tie yìn ér
小儿头顶上所蓄一片前尖后宽的发式。
《国语辞典》:锅圈儿(锅圈儿)  拼音:guō quān ér
1.枕垫在锅底,可使锅子稳立的圈形物体。
2.一种古代小孩子所留的发式,头顶部分剔去,只留四周的头发。
《国语辞典》:反绾髻(反绾髻)  拼音:fǎn wǎn jì
一种唐代高髻发式。编法是梳发于后,集为一股,有的编成发辫,由下反绾于头顶。
《国语辞典》:倒打锣儿(倒打锣儿)  拼音:dào dǎ luó ér
清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国语辞典》:马子盖(马子盖)  拼音:mǎ zi gài
一种男子发式。四周剃圆,半长,垂于脑后。也称为「马桶盖」。
《国语辞典》:两把头(两把头)  拼音:liǎng bǎ tóu
一种清代妇女的发式。将一种由绸缎所制,高如牌楼式的固定饰物套在头上,再加插一些绢制的花朵。也称为「大拉翅」。
《漢語大詞典》:飞天紒(飛天紒)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宋书·五行志一:“ 宋文帝 元嘉 六年,民间妇人结髮者,三分髮,抽其鬟直向上,谓之‘飞天紒’。”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 宋 元嘉 飞天紒,始自 东府 ,即 孙寿 堕马也。”
《漢語大詞典》:呙堕髻(咼墮髻)
即倭堕髻。古代一种发式。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何处琵琶絃似语?谁家咼堕髻如云?”参见“ 倭堕髻 ”。
分類:种发发式
《國語辭典》:倭堕髻(倭墮髻)  拼音:wō duò jì
一种汉时流行的发髻型。髻斜于一侧,故称为「倭堕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漢語大詞典》:不走落
宋 代宫妃的一种发式。宋史·五行志三:“ 理宗 朝,宫妃……梳高髻於顶,曰不走落。”
《漢語大詞典》:半翻髻
唐 代的女子发式。发髻高耸而顶部向一边斜翻。 唐 段成式 《髻鬟品》:“ 高祖 宫中有半翻髻,反綰、乐游髻。”
《漢語大詞典》:髧右
古代指女童或青年女子右边头发下垂的发式。亦借指青年女子。 王闿运 《李编修妻郭夫人墓志铭》:“本期百岁,才逾二年,璋祥未兆,髧右俄捐。”
《漢語大詞典》:椎髻髽首
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借指边远少数民族。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髻髽首,日拜门闕。” 张铣 注:“椎髻髽首,蛮夷结髮之形。”《梁书·武帝纪上》:“公文德广覃,义声远洽,椎髻髽首,夷歌请吏,是用锡公朱户以居。”
《漢語大詞典》:巧额(巧額)
宋 代妇女额发式样的一种。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汴京 闺阁粧抹凡数变, 崇寧 间,少尝记忆,作大髩方额…… 宣和 已后,多梳云尖巧额,髩撑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