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岂必(豈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國語辭典》:何尝(何嘗)  拼音:hé cháng
1.未曾、从来没有。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医死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关了一日店门。」《红楼梦》第五五回:「我们何尝敢大胆了,都是赵奶奶闹的。」也作「何常」。
2.并非。《红楼梦》第六七回:「姐姐说的何尝不是,我也是这么想著呢。」《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我何尝不是这种打算?无奈辛先生不肯。」
《国语辞典》:何敢  拼音:hé gǎn
岂敢、怎敢。反问语气,表示不敢。如:「我只不过是个新手,何敢与前辈相比?」《汉书。卷三五。荆燕吴传。吴王刘濞》:「胶西王瞿然骇曰:『寡人何敢如是?』」《三国演义》第七回:「背义之徒,何敢卖我!」
《國語辭典》:何止  拼音:hé zhǐ
哪里只有。反问语气,表示不仅是。如:「如果此地能顺利开发,受益的何止当地居民?」《红楼梦》第六四回:「是日,丧仪炫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
《國語辭典》:何苦  拼音:hé kǔ
何必自寻苦恼。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不需要。《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名声?」
《漢語大詞典》:能有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國語辭典》:莫非  拼音:mò fēi
1.无不、都是。《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
2.难道。表示揣测的疑问词。《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文明小史》第四○回:「逢兄,你莫非遇见了什么邪魔?不然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也作「莫是」。
《漢語大詞典》:矣哉
语气词连用。“矣”表示已然或将然,“哉”表示感叹或反问,可译为“啦”或“了吗”例如:甚矣哉为欺也。——·刘基《卖柑者言》盛矣哉。——·张溥《五人墓碑记》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甚矣哉。——·方苞《狱中杂记》
《國語辭典》:何极(何極)  拼音:hé jí
那里有穷尽的时候。反问语气,表示无穷无尽。《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士感知己,怀此何极。」南朝齐。谢朓 玉阶怨诗:「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漢語大詞典》:何待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 萧三 《血书》诗:“只听说,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何待说?你已久是钢铁炼成的战斗员。”
《漢語大詞典》:何取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漢語大詞典》:不兴(不興)
不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 注:“兴之言喜也。”
《漢語大詞典》:曷若
(1).什么样;怎样。晏子春秋·问上十六:“君子常行曷若?”荀子·强国:“如是则 齐 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 杨倞 注:“天下必笑其无谋灭亡,问以为何如也。”
(2).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后汉书·班固传下》:“ 太液 昆明 ,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 唐 柳宗元 《刘叟传》:“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
《漢語大詞典》:岂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例如: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漢語大詞典》:那里(那裏)
亦作“ 那里 ”。 指示比较远的处所。 唐 韩偓 《六言》诗之三:“那里朝日才出,还应先照西楼。”儒林外史第一回:“湖边一带緑草,各家的牛都在那里打睡。” 张寒晖 《松花江上》歌词:“我的家在 东北 松花江 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