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4,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县车
县委
权县
得县
县封
县佐
泾县
县胥
县图
夏县
解县
百县
县廨
县王
县符
《漢語大詞典》:县车(縣車)
(1).谓上下陡坡时牵引车身。国语·齐语:“县车束马,踰 大行 与 辟耳 之谿 拘夏 。” 韦昭 注:“ 大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险谿谷,故县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一本作“ 悬车 ”。
(2).古代指黄昏前的一段时间。《淮南子·天文训》:“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
(3).悬置其车。谓辞官致仕。汉书·薛广德传:“﹝ 薛广德 ﹞与丞相 定国 、大司马车骑将军 史高 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駟马……东归 沛 ,太守迎之界上。 沛 以为荣,县其安车传子孙。” 颜师古 注:“县其所赐安车以示荣也。致仕县车,盖亦古法。”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今大将军位极功成,可为至戒;宜遵县车之礼,高枕颐神。” 清 钱谦益 《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一:“侍帝官如謫籍初,一麾况復早县车。”
(4).指致仕之年,一般为七十岁。汉书·韦贤传:“我之退征,请于天子……悬车之义,以洎小臣。”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古者七十县车致仕。”三国志·魏志·徐宣传:“ 宣 曰:‘七十有县车之礼,今已六十八,可以去矣。’乃固辞疾逊位,帝终不许。”北史·卢昌衡传:“ 昌衡 自以年在县车,上表乞骸骨,优詔不许。”
《漢語大詞典》:县委(縣委)
(1).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毛泽东 《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兹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一件发给你们,请印发到县委和区委。” 柳青 《狠透铁》:“ 高书记 立刻写了封报告,派人送到县委去。”
(2).指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负责干部。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漢語大詞典》:权县(權縣)
权衡,比较。战国策·秦策三:“ 齐 有东国之地,方千里。 楚 包九夷,又方千里,南有 符离 之塞,北有 甘鱼 之口。权县 宋 卫 , 宋 卫 乃当 阿 甄 耳。” 鲍彪 注:“较其轻重……此言二国如 齐 邑尔。”
分類:权衡
《骈字类编》:得县(得县)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今祭祀则受四方之珍衣食则蒙御府馀资斯岂不足而必当得一县乎
《漢語大詞典》:县封(縣封)
古制庶人死后以绳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称“县封”。《礼记·王制》:“庶人县封,葬不为雨止,不封不树,丧不贰事。” 郑玄 注:“县封,当为县窆。县窆者,至卑不得引紼下棺。” 孔颖达 疏:“庶人之丧贱,无碑繂。窆谓下棺,县绳下棺,故云县窆。”
《國語辭典》:县佐(縣佐)  拼音:xiàn zuǒ
称县知事的佐治官。如旧日的县丞、主簿等皆是。
《骈字类编》:泾县(泾县)
元史仁宗纪宁国路泾县水赈粮二月
分类:泾县
《漢語大詞典》:县胥(縣胥)
县吏。 宋 苏轼 《论积欠状》:“官之所得至微,而胥徒所取盖无虚日,俗谓此等为县胥食邑户。”
分類:县吏
《韵府拾遗 虞韵》:县图(县图)
綦母潜诗新象今闻入县图
《骈字类编》:夏县(夏县)
柳宗元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铭夏县政良司议德优营营御史乃佐元侯 明一统志夏县在平阳府解州城东北一百里本禹所都之地汉为安邑县境后魏太和中别置南安邑县改为夏县以禹旧都故名
《国语辞典》:解县(解县)  拼音:xiè xiàn
县名。属山西省。在省境西南。姚渠河斜贯其间,东南与安邑县接界处有大盐池。有同浦铁路通过。
《漢語大詞典》:百县(百縣)
古指京畿近郊各地。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芻,以养牺牲。” 孔颖达 疏:“百县,乡遂之属,地有山林川泽者。知百县非诸侯而云乡遂之属,以其取芻养牲不可大远,故知是畿内乡遂。”《商君书·垦令》:“无得居游於百县,则农民无所闻变见方。”吕氏春秋·仲夏:“乃命百县,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实。”
分類:京畿近郊
《韵府拾遗 卦韵》:县廨(县廨)
宦游纪闻德兴县廨有石刻诗云夏新绢衣秋新米饭安稳眠睡直千直万
《漢語大詞典》:县王(縣王)
三国 魏 以县封诸王,其郡为国。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 晋 始定为爵名,后改正县王,增邑三千户,制度如郡侯。见晋书·职官志。 南北朝 间或置之。
分類:诸王爵名
《漢語大詞典》:县符(縣符)
指县衙发出的文书。多为拘捕传讯等事。 宋 陆游 《秋词》之二:“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清 戴名世 《王学箕传》:“县符未下,而 学箕 已怀刃将入学宫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