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4,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山县
乡县
花县
县吏
异县
海县
两县
县道
江县
三县
陵县
水县
县学
县城
县治
《漢語大詞典》:山县(山縣)
山区县邑。宋书·刘敬宣传:“ 宣城 多山县,郡旧立屯以供府郡费用。” 宋 惠洪 《次韵方夏日》之三:“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厚殓说》:“山县患盗,而其祸莫烈於斵棺。”
《漢語大詞典》:乡县(鄉縣)
故乡所在之县。亦泛指家乡。 唐 王维 《桃源行》:“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明 何景明 《送王宗哲少卿》诗:“平生共肝胆,何云异乡县。”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 清 恽敬 《上董蔗林中堂书》:“﹝ 敬 ﹞后令 富阳 ,为中堂乡县。”
《漢語大詞典》:花县(花縣)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國語辭典》:河阳一县花(河陽一縣花)  拼音:hé yáng yī xiàn huā
晋朝潘岳曾任河阳(今河南省孟县西)县令,于县城内遍植桃李花,传为美谈。宋。叶庭圭《海录碎事。卷一二。臣职部下。县令门》:「河阳一县花:潘岳为河阳令,种桃李花,人号曰:河阳一县花。」后借写花美。北周。庾信〈枯树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
《漢語大詞典》:县吏(縣吏)
县之吏役。管子·大匡:“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婴 已而试补县吏。”汉书·卫青传:“﹝ 郑季 ﹞以县吏给事侯家。” 唐 韩愈 《赠崔复州序》:“幽远之小民,其足跡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于乡里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于县吏乎?”
《漢語大詞典》:异县(異縣)
指异地,外地。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於饥渴。”
分類:异地外地
《漢語大詞典》:海县(海縣)
犹神州。指 中国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宴群臣登歌:“皇明御歷,仁深海县。” 唐 李白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申 管 晏 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知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梁琛 ﹞曰:‘今海县分裂,天光分曜,安得以乘舆,行在为言哉!’” 胡三省 注引 驺衍 曰:“中国有 赤县神州 , 赤县神州 内有九州, 禹 所叙九州是也;其外有裨海环之。海县之説,盖本诸此。” 宋 陆游 《谢明堂赦表》:“德协穹祇,春回海县。”
《骈字类编》:两县(两县)
汉书薛宣传频阳县北当上郡西河多盗贼其令薛恭本县孝者功次稍迁未尝治民职不辨而粟邑县小民谨朴易治令尹赏久郡用事吏为楼烦长举茂材迁在粟宣即以令奏赏与恭换县二人视事数月而两县皆治淹齐书武帝纪顷水雨频降潮流荐满二岸居民多所 渍遣中书舍人与两县官长优量赈恤条李休烈咏毁天枢诗计合一 麻线挽何劳两县索人夫
分类:两县
《國語辭典》:县道(縣道)  拼音:xiàn dào
联络县市与重要乡镇间的道路。
《骈字类编》:江县(江县)
宋书索虏传论剪我淮州俘我江县江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 县红梅已放春诗
刘长卿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
分类:江县
《骈字类编》:三县(三县)
唐 李洞 和知己赴任华州 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分类:三县
《骈字类编》:陵县(陵县)
汉书杜延年传拜为太常治诸陵县每冬月封具狱日尝去酒省食官属称其有恩
《骈字类编》:水县(水县)
唐 贾岛 寄沧州李尚书 水县卖纱市,盐田煮海村。
分类:水县
《國語辭典》:县学(縣學)  拼音:xiàn xué
科举时代,每县均设学堂,以教育人才,故称为「县学」。
《國語辭典》:县城(縣城)  拼音:xiàn chéng
一县行政机关的所在城市。如:「县城不仅是地方行政中心,更是县境内人文荟萃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七回:「是无论府城县城,有一个城门,便设立一个捐局。」
《國語辭典》:县治(縣治)  拼音:xiàn zhì
县政府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