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保兀赤  拼音:bǎo wù chì
厨师。译自蒙古语。明。火源絜《华夷译语。人物门》:「厨子,保兀儿赤。」也作「火里赤」。
《漢語大詞典》:大司务(大司務)
厨师。 茅盾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每天大司务买菜以前要来向她请示,买来以后又要请她过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大司务进来,把炕桌摆在南炕上,又一起一起地把酱碟、醋瓶、酒樽、勺子和筷子,安放在桌上,又搬来四个冷菜的瓷盘。”
分類:厨师
《國語辭典》:厨娘(廚娘)  拼音:chú niáng
专管烧菜做饭的妇女。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九。顾觅人力》:「如府宅官员,豪富人家,欲买宠妾、歌童、舞女、厨娘、针线供过、粗细婢妮,亦有官私牙嫂,及引置等人。」
分類:女厨厨师
《國語辭典》:宰夫  拼音:zǎi fū
1.职官名。周代掌理治朝之法的官。见《周礼。天官。宰夫》。
2.烹调食物的仆役。《礼记。檀弓下》:「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也称为「厨夫」、「厨子」。
《国语辞典》:良庖  拼音:liáng páo
精于烹饪的厨师。《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宋。彭汝砺〈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诗:「良庖不遐弃,亦足效和羹。」
《國語辭典》:厨子(廚子)  拼音:chú zi
烹调食物的仆役。《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一会出来到厨下叫厨子蒸点心,做汤拿进房来与太太吃。」也称为「厨夫」、「宰夫」。
分類:厨子厨师
《漢語大詞典》:族庖
众庖。指一般的厨师。庄子·养生主:“族庖月更刀,折也。” 郭庆藩 集释引 崔譔 曰:“族,众也。”
分類:厨师
《漢語大詞典》:家厨(家廚)
自己家的厨师。新五代史·汉臣传·苏逢吉:“ 逢吉 已贵,益为豪侈,谓中书堂食为不可食,乃命家厨进羞,日极珍善。”
分類:自己厨师
《國語辭典》:割切  拼音:gē qiē
1.将整体的东西分割开来。如:「割切肉块」。也作「切割」。
2.厨师。《金瓶梅》第五八回:「割切上来,献头一道汤饭。」
《国语辞典》:大厨(大厨)  拼音:dà chú
1.大匮子。《红楼梦》第五回:「进入门来,只见有十数个大厨皆用封条封著。」
2.主厨、大厨师。如:「多年媳妇熬成婆,他终于成为餐饮界数一数二的大厨。」
分类:厨师
《國語辭典》:铛头(鐺頭)  拼音:chēng tóu
厨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食店》:「当局者谓之铛头,又曰著案。」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面食店》:「各卓或三样皆不同名,行菜得之,走迎厨局前,从头念唱,报与当局者,谓之铛头。」
《漢語大詞典》:爨人
厨师,主厨的人。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法律答问》:“可(何)谓爨人?古主爨灶者殹(也)。”
分類:厨师
《漢語大詞典》:鲙手(鱠手)
庖丁,厨师。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三君不顾,而付鱠手 王士良 者,方礪刃,喜而投我於几上。”
分類:庖丁厨师
《漢語大詞典》:当锅(當鍋)
(1).方言。烧饭;料理炊事。
(2).方言。指厨师。
《国语辞典》:名厨(名厨)  拼音:míng chú
有名的厨师。如:「这家饭店用的都是名厨。」
分类:有名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