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中畿
(1).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晋书·桓温传:“廓清中畿,光復旧业。”资治通鉴·晋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礼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 南朝 宋 何承天 《君马篇》:“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
(2).泛指中原地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 诸葛亮 、 蒋琬 、 费禕 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敍用,一则以慰 巴 、 蜀 民之心,其次倾 东吴 士人之望。”
《漢語大詞典》:疆外
(1).犹域外。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地方。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疆外之险,莫过 蜀 土。”
(2).指某一界线以外。《汉书·循吏传·朱邑》:“大司农 邑 ,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谓淑人君子。” 宋祁 注:“景本作亡彊。” 王先谦 补注:“官本彊作疆。”
《漢語大詞典》:夏声(夏聲)
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 公子札 来聘……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 周 之旧乎?’” 杜预 注:“ 秦 本在西戎 洴 陇 之西, 秦仲 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河 济 之间,古称中夏;故北音谓之夏声。”
《国语辞典》:虎跳  拼音:hǔ tiào
似虎般的向上跳跃,而不落在原地。《西游记》第六回:「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漢語大詞典》:中壤
泛指中原地区。晋书·裴嶷载记:“ 慕容龙驤将军 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诚,义感天地,方扫平中壤,奉迎皇舆。”
《國語辭典》:踏步  拼音:tà bù
一种体操或军操的操练动作。身体站直,两脚在原地交替抬起、著地而不前进。如:「原地踏步」。
《漢語大詞典》:中域
(1).宇内,国中。 汉 张衡 《温泉赋》:“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水之神灵。”
(2).犹言中原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长卿 之儔,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晋书·华谭传:“秀异固产於方外,不出於中域也。”
《國語辭典》:皮船  拼音:pí chuán
用极坚硬的树枝做骨干,且覆以牛皮的圆形船。唐。白居易 新乐府。蛮子朝:「蛮子朝,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巂州道路遥。」
《漢語大詞典》:蛮夏(蠻夏)
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文选·李康〈运命论〉:“以 仲尼 之行也……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 李善 注:“蛮,谓 蔡 楚 也……夏,谓 宋 卫 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愠彼蛮夏,蠢尔弗恭。”
《國語辭典》:返回  拼音:fǎn huí
回到原来的地方。如:「经过数载的努力,他衣锦荣归,返回故里。」
分類:返回原地
《漢語大詞典》:骃原(駰原)
指生活在平原地区供役使的马。语本《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我马维駰,六轡既均。”
《国语辞典》:山晕(山晕)  拼音:shān yùn
一种登上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所产生的反应。一般人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容易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称为「山晕」。也称为「高山反应」。
《國語辭典》:踏脚(踏腳)  拼音:tà jiǎo
旧时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张矮脚椅子,方便人上下,称为「踏脚」。
《漢語大詞典》:衽发(衽髮)
犹言披发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亦指沦为夷狄。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傅相生日癸亥》词:“ 江 左惟公,争些子、吾其衽髮。”
《漢語大詞典》:畿夏
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后汉书·朱浮传》:“旧事,策试博士,必广求详选,爰自畿夏,延及四方。” 李贤 注:“畿,王畿;夏,华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