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事刘
 
仲宣哀
 
仲宣怀远
  
依人王粲
 
信美非吾土
 
公子登高赋
 
刘依
 
去国王粲
 
思乡王粲
 
王生悲异国
 
王粲依人
 
王粲南登
 
王粲哀
 
王粲楼
 
王粲殊方泪
  
王粲赋
 
王粲赋归欤
 
登楚
 
登楼王粲
  
登临仲宣
 
粲公楼
 
粲登楼
 
赋因玉阁笔
 
赋异乡
 
赋登楼
 
飘零王粲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麦城赋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登楼赋〉~489~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引唐·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冑,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引唐·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时董卓作乱,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简释

王粲登楼:指咏叹流落他乡而怀念故土,或指登楼。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例句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沧 汶阳客舍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大易 赠司空拾遗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李白 灞陵行送别

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杜甫 夜雨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

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王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

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罗隐 寄张侍郎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典故
今古一南楼
 
元规啸咏
 
元规爱月
  
南楼使君
 
南楼老子
 
南楼高兴
 
坐胡床
 
庾亮南楼
 
庾亮楼
 
庾令楼
 
庾侯席
 
庾公爱月
   
庾监高楼
 
延参佐
 
据胡床
 
月向元规
 
楼月
 
楼移庾亮
 
殷浩赋南楼
 
老子上南楼
 
老子兴不浅
  
胡床待月
 
胡床老子
 
胡床谈笑
 
胡床邀月
 
兴不浅
 
兴不薄
 
兴方不浅
 
诸君少住
 
醉倚胡床

相关人物
庾亮
 
殷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8~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列传〉~924~
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简释

庾公楼: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唐卢纶《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庚公闲。”


例句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司空曙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傥有登楼望,还应伴庾公。 戴叔伦 送万户曹之任扬州便归旧隐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值之作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李郢 上裴晋公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 树间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杜甫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一

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杜荀鹤 送友人牧江州

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杨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

相思玩华彩,因感庾公楼。 权德舆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权德舆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卢纶 送邓州崔长史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郑谷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郑谷 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

典故
人如玉
 
南州高士
 
奠生刍
 
徒步陈鸡絮
 
束刍吊
  
生刍一束
 
生刍人
 
空谷人如玉

相关人物
徐稚
 
郭太
 
郭林宗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白驹〉~379~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汉·郑玄笺:「此戒之也。女行所舍主人之饩虽薄,要就贤人,其德如玉然。」唐·孔颖达疏:「当得其人如玉者而就之,不可以贪饩而弃贤也。」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747~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例句

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李绅 趋翰苑遭诬搆四十六韵

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 李群玉 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禅草回中使,生刍引吊宾。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典故
南八男儿
 
吊南云
 
灭贺兰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忠义列传中·张巡〉~5538~
御史大夫贺兰进明代巨节度,屯临淮,许叔冀、尚衡次彭城,皆观望莫肯救。巡使霁云如叔冀请师,不应,遗布数千端。霁云嫚骂马上,请决死斗,叔冀不敢应。巡复遣如临淮告急,引精骑三十冒围出,贼万众遮之,霁云左右射,皆披靡。既见进明,进明曰:「睢阳存亡已决,兵出何益?」霁云曰:「城或未下。如已亡,请以死谢大夫。」叔冀者,进明麾下也,房琯本以牵制进明,亦兼御史大夫,势相埒而兵精。进明惧师出且见袭,又忌巡声威,恐成功,初无出师意。又爱霁云壮士,欲留之。为大飨,乐作,霁云泣曰:「昨出睢阳时,将士不粒食已弥月。今大夫兵不出,而广设声乐,义不忍独享,虽食,弗下咽。今主将之命不达,霁云请置一指以示信,归报中丞也。」因拔佩刀断指,一座大惊,为出涕。卒不食去。抽矢回射佛寺浮图,矢著砖,曰:「吾破贼还,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至真源,李贲遗马百匹;次宁陵,得城使廉坦兵三千,夜冒围入。贼觉,拒之,且战且引,兵多死,所至才千人。方大雾,巡闻战声,曰:「此霁云等声也。」乃启门,驱贼牛数百入,将士相持泣。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议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众不能仰视。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巡骂曰:「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子琦服其节,将释之。或曰:「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乃以刃胁降,巡不屈。又降霁云,未应,巡呼曰:「南八!男儿死尔,不可为不义屈!」霁云笑曰:「欲将有为也,公知我者,敢不死!」亦不肯降。乃与姚訚、雷万春等三十六人遇害。
典故
一枕蘧蘧
  
南华春梦
 
南华蝶
 
园吏梦
 
梦中蝴蝶
 
梦中飞蝶
  
梦里蝴蝶
 
栩栩花间蝶
 
漆园蝶
  
庄叟梦
  
庄周梦蝶
 
庄生梦
 
庄生蝶
  
著枕蘧蘧
 
蘧蘧觉
   
蝴蝶飞
  
身世蝶
  
相关人物
庄子

参考典故
漆园吏


《庄子集释》卷一下〈内篇·齐物论〉~2~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简释

蝶梦:咏梦。唐骆宾王《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二:“有蝶堪成梦,无羊可触藩。”


例句

梦得成胡蝶,芳菲幸不遗。 刘威 闰三月

愿作南华蝶,翩翩绕此条。 吴融 杏花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吴融 红白牡丹

应是梦中飞作蝶,悠扬只在此花前。 吕温 夜后把火看花南园招李十一兵曹不至呈座上诸公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崔涂 春夕

千古是非输蝶梦,一轮风雨属渔舟。 崔涂 金陵晚眺

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张祜 华清宫和杜舍人

常听仓庚思旧友,又因蝴蝶梦生涯。 怀楚 送新平故人

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鹡鸰。 戴叔伦 舟中见雨

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戴叔伦 赠韦评事攒

何事触人睡,不教胡蝶飞。 施肩吾 秋洞宿

困才成蝶梦,行不待鸡鸣。 李咸用 早行

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李商隐 秋日晚思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锦瑟

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李白 古风之九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李端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李群玉 半醉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李群玉 昼寐(一作寝)

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解伴牢愁。 杜牧 寄浙东韩八评事

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柳宗元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

日抱汉阴瓮,或成蝴蝶梦。 权德舆 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作宾客

空馀蝴蝶梦,迢遰故山归。 武元衡 西亭题壁寄中书李相公

梦蝶翻无定,蓍龟讵有倪。 沈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 清江 上都酬章十八兄

雪飞当梦蝶,风度几惊人。 王烈

客来唯劝酒,蝴蝶是前身。 窦巩 题任处士幽居

别后自疑园吏梦,归来谁信钓翁言。 章碣 桃源

蝴蝶有情牵晚梦,杜鹃无赖伴春愁。 罗隐 下第寄张坤

窗晓鸡谭倦,庭秋蝶梦阑。 罗隐 寄征士魏员外

此物那堪作,庄周梦不成。 罗隐

百岁梦生悲蛱蝶,一朝香死泣芙蕖。 罗隐 闲居日秋

无心唯有白云知,闲卧高斋梦蝶时。 羊士谔 斋中咏怀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耿湋 寒蜂采菊蕊

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 蒋防 至人无梦

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 郑谷 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归

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 钱起 题崔逸人山亭

有蝶堪成梦,无羊可触藩。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二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骆宾王 远使海曲春夜多怀

忽忽枕前蝴蝶梦,悠悠觉后利名尘。 齐己 感时

客思莫牵蝴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 齐己 渚宫春日因怀有作

典故
东城南陌


《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九〈寄司空曙李端联句〉
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案:王早。】。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案:耿湋。】。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案:辛晃。】。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案:耿湋。】。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案:辛晃。】。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案:耿湋。】。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案:辛晃。】。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案:耿湋。】。年华空荏苒,名宦转蹉跎【案:辛晃。】。南陌东城路,春来几度过【案:耿湋。】。
典故
彭泽菊
 
把菊见南山
 
晋菊
  
东篱子
 
东篱菊
 
东篱陶令
 
渊明东篱
 
渊明菊
 
篱下先生
 
篱东菊
  
篱菊花
 
菊在陶家
 
菊姓陶
  
陶元亮菊
 
陶潜菊
   
陶诗黄金实
 
黄花东篱

相关人物
陶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例句

陶令篱边菊,秋来色转佳。 公乘亿 赋得秋菊有佳色

自有东篱菊,年年解作花。 刘长卿 过湖南羊(一作来)处士别业

漉酒有巾无黍酿,负他黄菊满东篱。 司空图 五十

夕阳似照陶家菊,黄蝶无穷压故枝。 司空图 歌者十二首之十二

清诗既名朓,金菊亦姓陶。 孟郊 秋怀

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 岑参 九日使君席奉钱卫中丞赴长水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广宣 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李商隐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李商隐

朝走安公枥上驹,暮伦陶令篱边菊。 李渤 喜淑弟再至为长歌

更爱疏篱下,繁霜湿菊丛。 李端 夜宴虢县张明府宅逢宇文评事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 杜甫 秋尽

欲送近臣朝魏阙,犹怜残菊在陶家。 皇甫曾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 许浑 江上逢友人

陶令门前菊,馀花可赠君。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

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 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今日陶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映秋田。 钱起 九日田舍

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 齐己 早莺

典故
东南气
  
秦淮王气


《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州郡部十六·江南道上·升州〉~955~
《金陵图》:「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地断连冈,因改金陵为秣陵。」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张纮传〉~244~
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纮谓权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为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访问故老,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故掘断连冈,改名秣陵。今处所具存,地有其气,天之所命,宜为都邑。』权善其议,未能从也。后刘备之东,宿于秣陵,周观地形,亦劝权都之。权曰:『智者意同。』遂都焉。」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庾信·哀江南赋并序〉~3922~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余乃窜身荒谷,公私涂炭。华阳奔命,有去无归:中兴道销,穷于甲戌。三日哭于都亭,三年囚于别馆。天道周星,物极不反。傅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信年始二毛,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于暮齿。《燕歌》远别,悲不自胜;楚老相逢,泣将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下亭漂泊,高桥羁旅。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籓篱之固。头会箕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飙道阻,蓬莱无可到之期。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陆士衡闻而抚掌,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典故
南山宾客


《大唐新语》卷十〈隐逸〉~57~
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垒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此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
典故 
南北东西
   
东西南北征
 
东西南北身

相关人物
孔子


《礼记注疏》卷六〈檀弓上〉~2~
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

例句

东西南北人,高迹自相亲。 李频 过四皓庙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杜甫 谒文公上方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典故
东西双涧,两峰南北


《全唐诗》卷四百六十二〈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一山分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典故
独擅江南步
 
独步江东


《晋书》卷七十五〈王湛列传·(述子)王坦之〉~964~
坦之字文度。弱冠与郗超俱有重名,时人为之语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典故
徙橘
 
易变南地橘
 
晏子橘
 
橘性应化
 
渡江之橘
 
渡淮橘成枳

相关人物
晏婴


《晏子春秋》卷六〈内篇杂下·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392~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例句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元稹 驯犀

未胜晏子江南橘,莫比潘家大谷梨。 崔兴宗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

橘性行应化,蓬心去不安。 骆宾王 早发诸暨

转蓬惊别渚,徙橘怆离忧。 骆宾王 晚泊镇江

典故
一马化为龙
 
五马南来
 
五马南游
  
南渡马
 
浮五马
 
渡江天马
 
群马南渡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中志·言不从·诗妖〉~845~
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57~
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例句

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吴筠 建业怀古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李白 经乱后将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胡曾 东山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韩愈 桃源图

典故
断肠江南句
 
方回断肠句
 
江南断肠句
 
贺老江南句
 
魂断江南句

相关人物
黄庭坚


《宋诗钞·山谷诗钞》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全宋词》
淩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閒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王粲登楼(王粲登樓)
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宋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园山川,故国心眼,还似 王粲 登楼。” 明 陈所闻 《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一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元 郑光祖 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
《漢語大詞典》:登楼赋(登樓賦)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阳 高平 人也。少而聪惠有大才,仕为侍中。时 董卓 作乱, 仲宣 避难 荆州 ,依 刘表 ,遂登 江陵 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旧时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清 赵翼 《寄答老友庄似撰》诗:“游踪 王粲 《登楼赋》,近局 陶公 漉酒巾。”
《漢語大詞典》:南楼(南樓)
(1).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漢語大詞典》:庾公楼(庾公樓)
即庾楼。 清 赵翼 《庾楼》诗:“危栏瞰天地,千载 庾公楼 。”
《漢語大詞典》:庾楼(庾樓)
(1).楼名。一名 庾公楼 ,在 江西 九江 。传说为 晋 庾亮 镇 江州 时所建,不足信。 宋 陆游 入蜀记卷四:“楼正对 庐山 之 双剑峯 ,北临 大江 ,气象雄丽…… 庾亮 尝为 江 荆 豫 州刺史,其实则治 武昌 。若 武昌 南楼 名 庾楼 ,犹有理,今 江州 治所,在 晋 特 柴桑县 之 湓口关 耳,此楼附会甚明。” 唐 白居易 《庾楼晓望》诗:“三百年来 庾楼 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2).泛指楼阁。 明 高明 《琵琶记·中秋望月》:“真珠帘捲, 庾楼 无限佳兴。”
《國語辭典》:胡床  拼音:hú chuáng
一种可以摺叠的轻便绳椅。椅脚交叉即能折叠,背后设有靠背。靠背的花样古时多为栲栳样,宋人吴渊则创制荷叶样。《晋书。卷七三。庾亮传》:「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金。王庭筠〈书西斋壁〉诗:「偶然携拄杖,来此据胡床。」也称为「交床」、「交椅」、「绳床」。
《國語辭典》:生刍(生芻)  拼音:shēng chú
1.乾草。比喻微薄的礼品。《诗经。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2.吊丧的祭礼。《后汉书。卷五三。徐稚传》:「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國語辭典》:化蝶  拼音:huà dié
1.庄子做梦化为蝴蝶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后比喻为睡梦。唐。蒋防〈至人无梦〉诗:「化蝶诚知幻,徵兰匪契真。」宋。陆游 邻水延福寺早行诗:「化蝶方酣枕,闻鸡又著鞭。」
2.蝶类变化为成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虫部。蛱蝶》:「《古今注》谓橘蠹化蝶;《尔雅翼》谓菜虫化蝶。」
《國語辭典》:梦蝶(夢蝶)  拼音:mèng dié
梦到自己是一只蝴蝶。语本《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比喻人生虚幻短暂。宋。苏轼奉敕祭西太一和韩非韵〉四首之三:「梦蝶犹飞旅枕,弼鱼已响枯桐。」元。马致远〈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套〉:「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國語辭典》:胡蝶梦(胡蝶夢)  拼音:hú dié mèng
本指庄周梦见自己化身为蝴蝶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后借指幻梦。唐。崔涂〈春夕〉诗:「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也作「蝴蝶梦」。
《漢語大詞典》:庄周梦(莊周夢)
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 周 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 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后亦比喻虚幻的事物。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功多的也是空,名高的也是空,都做了一枕 庄周 梦。”
分類:等等
《漢語大詞典》:庄蝶(莊蝶)
同“ 庄周梦 ”。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数年一枕梦 庄 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金瓶梅词话》第五六回:“斗积黄金侈素封,蘧蘧 庄 蝶梦魂中。”参见“ 庄周梦 ”。
《漢語大詞典》:庄周梦(莊周夢)
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 周 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 认为:生与死、祸与福、物与影、梦与觉等等,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圣人任其自然,随之变化。后亦比喻虚幻的事物。 明 无名氏 《精忠记·赴难》:“功多的也是空,名高的也是空,都做了一枕 庄周 梦。”
分類:等等
《國語辭典》:蝴蝶  拼音:hú dié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头上有对复眼,二只单眼,复眼间细长的触角司感觉。头下方的口器,可伸长吸食花蜜。胸部著生三对步行脚,两对翅膀。生长周分为卵、幼虫(毛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种类繁多,约有九万种,分布世界各地。也作「蚨蝶」、「胡蝶」。
《國語辭典》:蝴蝶梦(蝴蝶夢)  拼音:hú dié mèng
1.借指幻梦。参见「胡蝶梦」条。唐。齐己〈渚宫春日因怀有作〉诗:「客思莫牵蝶梦,乡心自忆鹧鸪声。」
2.杂剧名。元关汉卿作,演包拯为开封府尹,因梦蝴蝶而判决王氏三子报父仇、杀葛彪的故事。
3.传奇名。清朝无名氏作。演庄子戏妻,讽刺妇女贞操的故事。剧名本《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语。
4.书名。(Rebecca)英国小说家杜。莫莉叶(Daphne du Maurier)著,西元一九三八年发表。透过男女主角相识、相知的过程,挖掘男主角亡妻丽蓓嘉(Rebecca)在完美化身下不为人知的丑陋面。
《國語辭典》:蝶梦(蝶夢)  拼音:dié mèng
庄周在梦中化身为蝴蝶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亦指睡著所做的梦。宋。陈造 夜宿商卿家诗:「蝶梦蘧蘧才一霎,邻鸡啼罢又啼鸦。」
《國語辭典》:蝶梦(蝶夢)  拼音:dié mèng
庄周在梦中化身为蝴蝶的故事。典出《庄子。齐物论》。后亦指睡著所做的梦。宋。陈造 夜宿商卿家诗:「蝶梦蘧蘧才一霎,邻鸡啼罢又啼鸦。」
《國語辭典》:迷蝶  拼音:mí dié
战国时庄子曾梦自己化为蝴蝶,醒后自疑,不知究竟是蝶化自己或自己化蝶。用来比喻对事情猜疑难定的心情。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唱)早难道邯郸唤醒还迷蝶?(旦)一发不是。则这小王子放心不下,以此痛心!」
《漢語大詞典》:迷蝴蝶
典出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后因以“迷蝴蝶”指迷幻的梦境。 唐 李商隐 《锦瑟》诗:“ 庄生 晓梦迷蝴蝶, 望帝 春心託杜鹃。”亦省作“ 迷蝶 ”。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玉帐貂裘,倘亦有 并州 故乡之意,早难道 邯郸 唤醒还迷蝶?”
分類:指迷梦境
《漢語大詞典》:魂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萝为 周 与?”后因以“魂蝶”为咏梦之典。 宋 赵长卿 《更漏子》词:“魂蝶乱,梦鸞孤,知他睡也无?”
《國語辭典》:东篱(東籬)  拼音:dōng lí
1.东边的竹篱。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圃。
2.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号。参见「马致远」条。
分類:园圃
《漢語大詞典》:篱菊(籬菊)
谓篱下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后用以为典实。 唐 刘长卿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诗:“篱菊黄金合,窗筠緑玉稠。”
分類:菊花典实
《漢語大詞典》:陶令菊
即菊花。因 陶渊明 爱菊,故称。 唐 皇甫冉 《和中丞奉使承恩还终南旧居》:“ 谢公 山不改, 陶令 菊犹存。苔蘚侵垂钓,松篁长闲门。”
《漢語大詞典》:陶篱(陶籬)
晋 陶渊明 《饮酒》之五有“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后因以“陶篱”指恬淡自然的旨趣。 宋 林逋 《郊园避暑》诗:“託心时散帙,迟客復携觴。况有 陶 篱趣,归禽语夕阳。”
《漢語大詞典》:陶菊
指菊花。 晋 陶潜 爱菊,故称。 唐 杜牧 《将赴湖州留题庭菊》诗:“ 陶 菊手自种, 楚 兰心有期。”
《國語辭典》:王气(王氣)  拼音:wáng qì
帝王的气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序〉:「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蹰踌,那王气黯然收。」
《漢語大詞典》:南北人
礼记·檀弓上:“今 丘 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郑玄 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南北人”指居无常处、行踪不定的人。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之三:“ 甫 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人(東西南北人)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也称为「东西南北客」。
分類:居处定之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客(東西南北客)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kè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宋。陈与义 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纶巾老子无远策,长作东西南北客。不如何逊在扬州,坐待梅花映妆额。」也称为「东西南北人」。
《國語辭典》:东西南北人(東西南北人)  拼音:dōng xī nán běi rén
四处漂流,居无定所的人。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也称为「东西南北客」。
分類:居处定之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