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62,分12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匈奴笑千秋
一挥千字
一千龄
千万遍阳关
一书直千金
一笑千金(又作:赠笑千金)
一言悟主
一月一千秋
一字千金
一坐数千息
折冲千里
振衣千仞
叔度千顷
词典
千里
千载
典故
匈奴笑千秋

相关人物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于语。武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

例句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 李白 酬谈少府

典故
一挥千字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一〈安平公诗〉【案:原注。故赠尚书韩氏。】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华州留语晓至暮,高生喝吏放两衙。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仲子延岳年十六【仲子廷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敧鸟纱。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陈留阮家诸侄秀【璠舆并列诸姓秀】。逦迤出拜何骈罗,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时禽得伴戏新木。其生尖咽如鸣梭,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遣我草奏随车牙】,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鸣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西风冲户捲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典故
一千龄


《毛诗正义》卷二十之二〈鲁颂·駉之什·閟宫〉~776~
閟宫有恤,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龙旂承祀,六辔耳耳。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保彼东方,鲁邦是尝。不亏不崩,不震不腾。三寿作朋,如冈如陵。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公徒三万,贝冑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徂来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典故
一曲阳关
  
千万遍阳关
 
唱渭城
 
唱阳关
 
四叠阳关
 
泣渭城
  
渭城挹轻尘
 
渭城朝雨
 
渭城柳
 
渭城歌
 
渭城诗
 
渭城风雨
 
听阳关
 
西出阳关
 
阳关一杯酒
   
阳关无故人
 
阳关声苦
 
阳关西出


《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案: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于歌。刘禹锡与歌者诗云。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慇勤唱渭城。白居易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杨柳春【客舍依依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典故
一书直千金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四〈寄远十一首〉
〈寄远十一首〉其十:「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剪题月氏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典故
一笑不值钱
 
一笑千金
 
赠笑千金


《艺文类聚》卷五十七
东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例句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于濆 苦辛吟

一颦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典故
一言悟主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车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车千秋传》
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馀,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例句

悟主一言那可学,从军五首竟徒为。 窦牟 秋夕闲居对雨赠别卢七侍御坦

典故
一月一千秋


《毛诗正义》卷四之一〈国风·王风·采葛〉~53~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典故
一字千金


《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250~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笺奏记·笺·答临淄侯笺〉~89~
《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然而弟子钳口,市人拱手者,圣贤卓荦,固所以殊绝凡庸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诗品上〉~3276~
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十三〈桓子新论上·本造第一〉~537~2~
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艳,体具而言微也。
典故
一坐数千息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许迈〉~207~
初采药于桐庐县之桓山,饵朮涉三年,时欲断谷。以此山近人,不得专一,四面藩之,好道之徒欲相见者,登楼与语,以此为乐。常服气,一气千馀息。
《陈与义集》卷二十五〈开壁置窗命曰远轩〉
钟妖鸣吾旁,杨獠舞吾侧。东西俱有碍,群盗何时息。丈夫堂堂躯,坐受世褊迫。仙人千仞岗,下视笑予厄。谁能久郁郁,持斧破南壁。窗开三尺明,空纳万里碧。岩霏杂川霭,奇变供几席。谁见老书生,轩中岸玄帻。荡漾浮世里,超遥送兹夕。倚楹发孤啸,呼月出荒泽。天公亦粲然,林壑受珠璧。会有鹤驾宾,经过来见客。清晓坐南轩,望山头屡侧。居士亦岂痴,飞云方未息。乐哉此远俗,乱世免怵迫。那知百战祸,岂识三空厄。闭门美享睡,开门瞻翠壁。远客谢主人,分此一窗碧。新晴鸟鸣檐,微暑风入席。萧然此白首,岂更冒朝帻。誓将老兹地,不复数晨夕。但恨食无肉,臞仙出山泽。蛰雷转空肠,吐句作圭璧。一笑示邻家,向来复此客。我昨在衡山,伤心冲路侧。岂知得此地,一坐数千息。易安生痛定,过美出饥迫。誓言如齐侯,常戒在莒厄。要将万里身,独面九年壁。如何不己奈,开窗玩霏碧。招呼面前山,浮翠落衾席。一笑等儿戏,都忘雪侵帻。人生何不娱,今夕定何夕。向来万顷胸,馀地吞七泽。念此亦细事,未遽瑕生璧。聊使山中人,永记山下客。
典故
折冲千里


《吕氏春秋·览部》卷二十〈恃君览·召类〉~36~
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觞之。南家之墙,犨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径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高,吾宫庳,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士尹池归荆,荆王适兴兵而攻宋,士尹池谏于荆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故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脩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宋在三大万乘之间。子罕之时,无所相侵,边境四益,相平公、元公、景公以终其身,其唯仁且节与?故仁节之为功大矣。故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以见节俭。
典故
振衣千仞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左思·咏史诗八首〉~733~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炎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典故
叔度千顷

相关人物
黄宪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黄宪〉
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简释

叔度千顷:指人心胸宽广。宋黄庭坚《汴岸置酒赠黄十七》:“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例句

初平群羊置莫问,叔度千顷醉即休。 黄庭坚 汴岸置酒赠黄十七

《國語辭典》:千里  拼音:qiān lǐ
1.形容路途的遥远。《孟子。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2.形容面积辽阔。《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
《國語辭典》:千载(千載)  拼音:qiān zǎi
比喻年代久远。《文选。王逸。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宇,历千载而弥坚。」《红楼梦》第一六回:「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
《漢語大詞典》:三叠阳关(三疊陽關)
《阳关三迭》。琴曲。琴谱以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之曲。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 巫山 晓。” 元 宋方壶 《斗鹌鹑·送别》套曲:“肺腑,恨怎舒,《三叠阳关》愁万缕。”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凄愴似和半夜 楚 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本弹的是一曲《凤求凰》,倒做了《三叠阳关令》。”
《國語辭典》:渭城  拼音:wèi chéng
1.位于渭水北岸,本秦都咸阳,汉武帝时复置,改称为「渭城」,约今陕西咸阳东北。
2.乐曲名。又称〈渭城曲〉。本为唐。王维 送人使安西七言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后入乐府,遂以「渭城」名曲。它描写一种最普遍性的离别,具有深挚的惜别之情,适合大多数离别宴席演唱而成为流行、传唱最久的古曲。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
《漢語大詞典》:阳关曲(陽關曲)
(1).琴曲名。即《阳关三迭》。详“ 阳关三叠 ”。
(2).词牌名。因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西出 阳关 无故人”句而得名。单调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韵。 宋 苏轼 有《阳关曲》词。
《國語辭典》:阳关三叠(陽關三疊)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今亦有纯粹演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