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患者  拼音:huàn zhě
生病或受伤而需要医疗救护者。如:「最近流行性感冒猖獗,前往医院求诊的患者很多。」
《國語辭典》:桐君  拼音:tóng jūn
琴。因桐木可作琴,故以桐君为琴的代称。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颍〉诗二首之一:「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國語辭典》:太医(太醫)  拼音:tài yī
1.供职于皇室内廷的医生。唐。柳宗元 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2.对一般医生的尊称。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医死多人,何尝怕人告发。」《红楼梦》第五四回:「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
《國語辭典》:药师(藥師)  拼音:yào shī
从事药剂调配的专业人才。依现行制度,需先接受大专药学教育,再经考试及格,取得證书,方具有药师资格。也称为「药剂师」。
《國語辭典》:药王(藥王)  拼音:yào wáng
1.治病用药如神的人。旧时民间尊奉神农、扁鹊、孙思邈、韦古道或韦善俊等为药王。
2.药王菩萨的简称。参见「药王菩萨」条。
《國語辭典》:巫医(巫醫)  拼音:wū yī
利用画符、念咒等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人。《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馀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漢語大詞典》:先道
犹先导。周礼·夏官·职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 郑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从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 贾公彦 疏:“此谓王将发行之时,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备之,等如前所施以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 杜预 注:“若见君有入势,必道助之。”参见“ 先导 ”。
先世医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阳庆 ﹞有古先道遗传 黄帝 、 扁鹊 之脉书。”
《國語辭典》:先导(先導)  拼音:xiān dǎo
1.本指在前引路。后泛指引领、指导。《楚辞。严忌。哀时命》:「使枭杨先导兮,白虎为之先后。」汉。司马相如〈大人赋〉:「使五帝先导兮,反大壹而从陵阳。」
2.率先引导群众的人。如:「他是革命运动的先导。」
《国语辞典》:药局(药局)  拼音:yào jú
1.药师根据医师处方进行配药的场所。
2.泛指一般的西药房。
《國語辭典》:侍医(侍醫)  拼音:shì yī
御医,为君王及皇室成员治病的医生。《战国策。燕策三》:「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國語辭典》:御医(御醫)  拼音:yù yī
宫中御用的医师。《晋书。卷三八。文王六传。齐王攸传》:「帝遣御医诊视,诸医希旨,皆言无疾。」《红楼梦》第八三回:「方才风闻宫里头传了一个太医院御医、两个吏目去看病。」
《漢語大詞典》:弟父
上古医师名。《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上古医曰 弟父 。 弟父 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蒭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復如故。”一说,弟为“茅”之讹。 许维遹 集释:“ 赵怀玉 云:‘弟’当是‘茅’之譌,説苑·辨物篇作‘苗父’。 赵 校是也。”
分類:医师
《漢語大詞典》:针师(針師)
针灸医师。旧唐书·职官志三:“太医令掌医疗之法……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
分類:针灸医师
《國語辭典》:手术(手術)  拼音:shǒu shù
外科医生用刀子、剪子、针线等医疗器具在病人身体进行切除、缝合等治疗的方法,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國語辭典》:医嘱(醫囑)  拼音:yī zhǔ
医生根据病情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各方面所作的指示。
《漢語大詞典》:查房
医院制度之一。指负责医师与有关医、护人员定时到病房巡视住院病人。其任务为了解、分析和讨论病情,决定治疗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新体育》1982年第1期:“他的医术誉满国内外,至今八十四岁高龄,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坚持每周四次查房,两次门诊。”
《漢語大詞典》:灸师(灸師)
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唐 韩愈 《谴疟鬼》诗:“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分類:治病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