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6,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油风
医部
避年
补血
黄疸
鼓胀
妇科
干咳
戴阳
戴眼
搭手
冲脉
吹乳
督脉
内陷
《國語辭典》:油风(油風)  拼音:yóu fēng
中医上指毛发乾焦,成片脱落,皮红光亮,痒如虫行。如现今之圆形脱发症、秃头症。
《漢語大詞典》:医部(醫部)
指医学书籍。宋书·王微传:“吾实倦游医部,颇晓和药,尤信《本草》。”
《漢語大詞典》:避年
中医学名词。指月经不调,一年行一次。《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月经之常》:“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
《國語辭典》:补血(補血)  拼音:bǔ xiě
1.使红血球或血红素增加,能够滋养血气。如:「妇女产后需要补血。」
2.比喻团队补入新成员。
《國語辭典》:黄疸(黃疸)  拼音:huáng dǎn
病名。因血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致人体皮肤、巩膜、黏膜变黄的病症。多见于肝胆疾病及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黄疸,是新生儿黄疸。
《漢語大詞典》:黄锈病(黄銹病)
植物的一种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和茎上出现成条的黄色斑点,病株子粒不饱满,小麦易得此病。也叫黄疸。
《國語辭典》:鼓胀(鼓脹)  拼音:gǔ zhàng
病名。因手术、外伤、腹膜炎、肠阻塞、消化不良等引起积存过多的废气,导致腹部胀大的疾病。
《國語辭典》:妇科(婦科)  拼音:fù kē
医学上专门研究有关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治疗及诊断等的科别。通常与产科合称为「妇产科」。
《國語辭典》:乾咳  拼音:gān ké
咳嗽而无痰唾,往往有声无力。也称为「乾嗽」。
《漢語大詞典》:戴阳(戴陽)
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漢語大詞典》:戴眼
瞪眼仰视。中医学上的症候名。《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 王冰 注:“戴眼,谓睛不转而仰视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闭目阴病,开目病阳,朦朧热盛,时瞑衄常,阳絶戴眼,阴脱目盲,气脱眶陷,睛定神亡。”注:“目上直视,谓之戴眼,则为阳絶之候也。”,
《國語辭典》:搭手  拼音:dā shǒu
1.帮忙。如:「幸亏他搭手,我才得以爬上陡坡。」
2.病名。生于两肩骨活动处的痈疽,因手可搭到,故称为「搭手」。
《漢語大詞典》:冲脉(衝脈)
中医学名词。人身十二经脉以外的奇经八脉之一。《素问·骨空论》:“衝脉者,起於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王冰 注:“气街者,穴名也,在毛际两傍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也。”一说,自气街起上行,直到咽喉口唇。灵枢经·五音五味:“衝脉、任脉,皆起於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於咽喉,别而络唇口。”
《漢語大詞典》:吹乳
中医学病名。乳痈。《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乳证》:“乳被儿吹因结核,坚硬不通吹乳名。”注:“妇人乳房忽然红肿坚硬疼痛,增寒壮热头痛者,此欲成乳痈也。若乳儿之时,乳被儿口中气吹,以致乳管不通结核者,名曰吹乳。”
《漢語大詞典》:督脉(督脈)
中医学名词。奇经八脉之一,为人体中央贯彻上下之脉。《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於下极之俞,并於脊里,上至风府,入属於脑。”
《漢語大詞典》:内陷
中医学名词。凡温热病邪不从外解,深入脏腑,或疮疡病毒不外泄,反向内攻,从而出现高热,烦躁、神昏、惊厥等症状者,称为“内陷”。《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见点证治》“已出復隐谓之陷”注:“痘已见点,復隐藏不见者,谓之毒气内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