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沙乡(白沙乡)  拼音:bái shā xiāng
乡镇名。位于澎湖县北部。由许多小岛组成,而以白沙岛为主岛。其中以通梁大榕树及跨海大桥为风景胜地。
《国语辞典》:昌黎县(昌黎县)  拼音:chāng lí xiàn
县名。位于河北省东北部。东南濒海,沿海渔业发达。农产以玉米、小麦、高粱、花生、棉花为主。北宁铁路经此,为山海关内重镇。
《漢語大詞典》:帐族(帳族)
古时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的部属。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 建隆 初,国朝……与戎约曰: 渭 之北 戎 有之, 渭 之南 秦 有之。果获数万本为桴,蔽 渭 而下。后番部率帐族絶 渭 夺筏杀兵。”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五月,甲戌朔, 辽 主詔已奏之事,送所司附日历。又詔帐族有罪,黥墨依诸部人例。”
《國語辭典》:波茨坦  拼音:bō cí tǎn
Potsdam
城市名。位于德国柏林西南。腓特烈大帝(西元1740~1786)期间为普鲁士皇帝住地和文化、军事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到严重破坏。西元一九四五年美、英、俄三国元首在此举行波茨坦会议。
《國語辭典》:北海道  拼音:běi hǎi dào
Hokkaido
岛名。为日本四大岛中位置最北的一岛,南以轻津海峡和本州相邻,北以宗谷海峡与库页岛相望。目前为日本重要的农牧基地,因保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國語辭典》:北欧(北歐)  拼音:běi ōu
欧洲北部,地处高纬,冬寒而长,大部地区积雪在五个月以上。粮食作物不易成熟,加以冰河侵蚀,不利农耕,各国人口虽少,食粮仍感不足。但经济上各具特色,社会安定,在政治上有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五国。
《國語辭典》:费城(費城)  拼音:fèi chéng
Philadelphia
城市名。全名为「费拉德尔菲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距德拉瓦河河口五十公里的上游右岸。为宾州第一大城,工业和金融的中心,重要的贸易港、文化教育中心。独立战争时是独立军的主要据点。西元一七七六年美国在此宣布独立,成为历史重城。
《國語辭典》:二人台(二人臺)  拼音:èr rén tái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内蒙中部和西部。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伴奏,由二人歌舞对唱表演。
《国语辞典》:洛林  拼音:luò lín
Lorraine
省名。位于法国东北部与德国交界处。面积二万三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三十万。盛产铁砂及煤,化学、机械、纺织工业也很发达。
《漢語大詞典》:马哈鱼(馬哈魚)
即大马哈鱼。一种生活在 太平洋 北部海洋中的细鳞鱼,夏初或秋末入 黑龙江 等河流产卵,鱼味鲜美。 逯斐 《猎人小屋·在鱼窝子里》:“从那时候起,那条奔腾在 大兴安岭 的 呼玛河 ,白天闪金光,夜晚泛银鳞,深深的河套里养育着马哈鱼群。”
《國語辭典》:捻子  拼音:niǎn zi
1.搓紧成条的绳状物。如:「药捻子」、「纸捻子」。也称为「筒子」、「捻儿」。
2.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活动于北方的捻匪。参见「捻匪」条。
《國語辭典》:辽东湾(遼東灣)  拼音:liáo dōng wān
海湾名。渤海三大海湾之一。位于辽宁省西南方,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以北的海域。有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注入,主要港口有营口、葫芦岛等。
《國語辭典》:稞麦(稞麥)  拼音:kē mài
青稞的别名。参见「青稞」条。
《漢語大詞典》:印度草
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 印度 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危害性略同鸦片。《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我恐怕是西洋什么药,怕是印度草等类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长山群岛
在黄海北部、辽宁省辽东半岛东南侧。由分属石城列岛、里长山列岛和外长山列岛的五十多个岛屿组成。大长山岛面积最大。海洋岛附近海域为重要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