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乞拉朋吉  拼音:qǐ lā péng jí
Cherrapunji
乡镇名。印度东北部阿萨密省卡夕山脉南坡的村镇。因位于雪朗高原南缘,面迎强烈西南季风,年降雨量极高,有「世界雨极」之称。
《国语辞典》:桑乾盆地  拼音:sāng g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间,为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间的陷落地带,其形势为阶状断层,级级下降,包括大同盆地、宣化盆地,平绥铁路斜贯境内,盆地间因桑乾河及支流流贯,故称为「桑乾盆地」。
《国语辞典》:塞尔维亚(塞尔维亚)  拼音:sè ěr wéi yà
Serbia
地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十五世纪中叶沦为土耳其的统制,西元一八七八年成为独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部分。自一九九一年元月起,南斯拉夫共和国的组成国马其顿、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波士尼亚一赫塞哥维纳相继宣布主权独立,其中斯、克、波三国于一九九二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而其他二组成国塞尔维亚、蒙特尼哥罗则宣称继承南斯拉夫的国际地位,惟遭联合国否决。
《国语辞典》:黑克索斯  拼音:hēi kè suǒ sī
Hyksos
自亚洲进入埃及的古代游牧民族。约于西元前一六七四年占领埃及北部,定都阿瓦利斯,在第十五王朝期间进行了一百多年的统治。一方面吸收埃及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将马、战车、排弓、改良的战斧和先进的防禦工程技术传入埃及。也译作「海克索斯」、「西克索」、「喜克索」。
《国语辞典》:荷兰王国(荷兰王国)  拼音:hé lán wáng guó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国名。欧洲西北部的立宪王国,东界西德,南接比利时,西、北部濒北海,全境地势低平,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地区低于海平面,为著名的低地国。面积四万一千一百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五百万。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政府所在地为海牙(Hague)。主要信仰为天主教、基督教。荷兰语为正式官方语言。西元一八一四年脱离法国,获得独立。币制为Euro。简称为「荷兰」。
《国语辞典》:枫丹白露(枫丹白露)  拼音:fēng dān bái lù
法兰西斯一世在今法国北部塞纳──马恩省城(巴黎东南六十五公里)所建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枫丹白露城,该城以独特而优雅的风格著名。
《国语辞典》:佛蒙特州  拼音:fó méng tè zhōu
Vermont
州名。位于美国东北部,面积二万四千八百八十七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七万一千,首府为蒙特派利尔。以产乳酪、砂糖及大理石著名。工业产品有机械、电器、金属制品、印刷等,矿产有石林、石绵。
《国语辞典》:格但斯克  拼音:gé dàn sī kè
Gdańsk
1.位于波兰中北部的省分,濒波罗的海,输出品有谷类、木材及煤等。
2.城市名。为波兰中北部格但斯克省省会,濒但泽湾,为陆空运输与造船业的中心。旧名「但泽」。
《国语辞典》:喀布尔河(喀布尔河)  拼音:kā bù ěr hé
Kabul River
河川名。发源于阿富汗东北部的兴都库什山,注入印度河,全长七百公里,五百六十四公里在阿富汗境内。
《国语辞典》:喀什米尔(喀什米尔)  拼音:kā shí mǐ ěr
Kashmir
地名。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山区。自古为印度平原、中亚或西藏连结线上的交通孔道。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自西元一九四七年以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互争统治权。气候高爽,以产羊毛织物著名。
《国语辞典》:卡拉卡斯  拼音:kǎ lā kǎ sī
Caracas
城市名。委内瑞拉的首都,位于国境北部,海拔一○三○公尺。市区建设宏伟,具现代色彩,是航空要冲。
《国语辞典》:拉多加湖  拼音:lā duō jiā hú
Ladoga Lake
湖泊名。位于苏俄欧洲部分的西北部,面积一万八千一百三十平方公里,为欧洲最大的湖泊。有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注入,通波罗的海和白海。在南部开辟了运河水路,富水产。也称为「拉多拉湖」。
《国语辞典》:拉脱维亚(拉脱维亚)  拼音:lā tuō wéi yà
Latvia
国名。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位于欧洲北部。参见「拉脱维亚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兰阳平原(兰阳平原)  拼音:lán yáng píng yuán
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平原。由兰阳溪冲积而成,面积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清嘉庆年间,由福建漳州人吴沙率众来此开垦,成为宜兰县境内最早开发的地区。如:「宜兰头城镇是兰阳平原上最早开发之地。」
《国语辞典》:加尔达湖(加尔达湖)  拼音:jiā ěr dá hú
Garda Lake
湖泊名。位于义大利北部,面积三百七十平方公里,为义大利最大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