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赦孤
指旧时 北京 普济堂 、 育婴堂 每年清明收殓无主尸骸、度荐亡魂的活动。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赦孤》:“两堂清明日检拾暴露骸骨及幼殤小儿殮葬,或化而瘞之,復延僧众施食度荐,名曰赦孤。”
《國語辭典》:切口  拼音:qiè kǒu
秘密帮会或各行业中特用的隐语。如:「他们哥俩以切口问答,避免外人得悉谈话内容。」
《國語辭典》:九龙壁(九龍壁)  拼音:jiǔ lóng bì
1.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大街路南,原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府前的照壁。建于明洪武年间。由须弥座、壁身、斗栱及琉璃瓦顶构成。壁身以琉璃砖拼砌而成,九条巨龙翻腾于汹涌的云海之中。构图栩栩如生、造型古朴,为现存九龙壁中最早的一座。
2.位在北平。一在故宫内廷东六宫内,一在北海天王殿西。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年间,底座为青白玉石台基,上有绿琉璃须弥座,座上的壁面,前后各有九条形态殊异、体态矫健、奔腾在云涛中的蛟龙浮雕。为清代琉璃结构建筑中的杰作。
《漢語大詞典》:律谷
山谷名。即 黍谷 。在今 北京 密云县 西南。相传地寒不生五谷, 战国 邹衍 吹律于此而地温,始生黍,故名。《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 律谷 罢煖。” 李善 注:“ 律谷 , 黍谷 也。吹律以暖之,故曰 律谷 。 刘向 《别録》曰:‘ 邹衍 在 燕 ,有谷寒,不生五穀, 邹衍 吹律而温之,至生黍。’”
《漢語大詞典》:新民报
①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國語辭典》:中和殿  拼音:zhōng hé diàn
北平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保和殿前。建于明朝初年,清世祖顺治二年(西元1645)重建,改称今名。为清代帝王举行大典时,演习礼仪之地。
《漢語大詞典》:韵主(韻主)
明 中叶以后,盛行等韵之学。 北京 衍法 、 山西 五台 、 四川 峨眉 、 河南 伏牛 、 浙江 普陀 等山寺皆有韵主和尚,以唱韵开悟学僧,时称小悟门,与参禅之大悟门并列。 安徽 黄山 僧 普门 、 语拙 、 虚谷 师承等韵之学,相继为韵主教授师。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虚谷大师 ﹞尝受等韵之学于 语拙 韵主,韵主 真定 鉅鹿县 人,为 黄山 第二代教授师。”
《漢語大詞典》:柏林寺
(1).古寺名。在 河北省 赵县 城内。始建于 汉 末。 隋 唐 年间为 观音院 , 金 元 时期改为 柏林禅院 。寺内原有大殿和彩色壁画,相传为 吴道子 真迹。 清 梁清标 《柏林寺观吴道子画水》诗:“ 柏林 画水已千秋,白日纵横沧海流。”
(2). 北京 著名古寺之一。在 北京 东城区东北角。建于 元 至正 七年(公元1347年), 明 清 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 清 康熙帝 曾题额“万古柏林”。寺内保存的《龙藏》经版,是我国释藏中现存的唯一木刻经版。
《漢語大詞典》:皇穹宇
旧为 天坛 中安放神位的地方。在今 北京 市天坛公园内。《清会典事例·礼部·大祀》:“﹝皇帝﹞诣 皇穹宇 拈香,閲视坛位、籩豆、牲牢毕,入斋宫。”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 天坛 ﹞北为皇穹宇,环转八柱圆檐,上安金顶。”
《漢語大詞典》:八宝山(八寶山)
在 北京市 复兴门 外,解放后以建有 八宝山 公墓而著名。公墓分民用及革命公墓两部分。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 瞿秋白 、 任弼时 、 朱德 、 彭德怀 等的灵柩或骨灰都安放于此。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八宝山 啊!决不该是总理的休息之地!”
《國語辭典》:法源寺  拼音:fǎ yuán sì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句丽回来后,建立了悯忠寺来供吊战死将士的亡魂。法源寺即当时悯忠寺的后身,位在北京宣武门外。寺中文物极多,尤以丁香著名。
《漢語大詞典》:大八件
北京 所产的有八种不同花样的点心、糕饼。见 清 李虹若 《朝市丛载·食品》《相声创作选集·买猴儿》:“第三天一清早晨,五区消费合作社食品部主任来啦,提拉着两包大八件,两包鸡蛋糕。”
《漢語大詞典》:荣宝斋(榮寶齋)
我国著名的木板水印出版机构。在 北京 琉璃厂 。1894年( 清 光绪 二十年)创立,经营木板水印业务。近年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范围扩大至文房四宝,所复制的古今名画,酷肖传神,富有民族特色。
《國語辭典》:火夫  拼音:huǒ fū
1.专司炊爨的人。如:「王伯伯是学校餐厅的火夫。」也作「伙夫」。
2.专司救火的人。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烧著了草垛,也刮在房上,连房也都烧著了。街坊邻居,火夫总甲,救火麻,搭火钩,……。」
《國語辭典》:坤宁宫(坤寧宮)  拼音:kūn níng gōng
在北京紫禁城坤宁门内交泰殿后,为清代皇后居住的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