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氧化作用  拼音:yǎng huà zuò yòng
1.在化学反应进行中若有氧气的参与,称为「氧化作用」。如细胞中葡萄糖因有氧气的存在,而变成二氧化碳及水。又如铁在空气中生锈。
2.在化学反应进行中原子失去电子的化学作用。如锌与铜离子反应中,锌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生成锌离子。
《国语辞典》:氨化作用  拼音:ān huà zuò yòng
有机胺经由生物化学作用,分解释放氨的过程。
《国语辞典》:颚化作用(颚化作用)  拼音:è huà zuò yòng
前高元音对辅音所发生的同化作用。
分类:前高辅音
《国语辞典》:春化作用  拼音:chūn huà zuò yòng
植物发育的某一时期。必须经一段低温的作用始能促进花芽形成的现象。
《分类字锦》:化作黄姑
杨万里 蜡梅次坡公韵诗 不餐烟火更餐蜡,化作黄姑瞒造物。
分类:蜡梅
《國語辭典》: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拼音: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
(谚语)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才干平常的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大将军姜维以其作为先锋。见《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比喻在没有理想人选的时候,只好让次要脚色担当大任。《扫迷帚》第二四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國語辭典》:仁声(仁聲)  拼音:rén shēng
行仁德的声誉。《文选。扬雄。羽猎赋》:「仁声惠于北狄,武谊动于南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未及下车,仁声先洽。」
《國語辭典》:分身  拼音:fēn shēn
比喻同一时间内要分出心力处理多项事务。如:「分身乏术」。
《漢語大詞典》:化碧
鲜血化作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语本庄子·外物:“ 萇弘 死于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士化碧形销;矢节投繯,红粉伤心泪尽。” 清 孟亮揆 《于忠肃墓》诗:“寃血九原应化碧,阴燐千载自沉红。”
《漢語大詞典》:连鼓(連鼓)
相连之鼓,传说 雷公 击此化作雷响。 汉 王充 论衡·雷虚:“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纍纍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 雷公 ,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连鼓相扣击之意也。”后因以指雷震。 南朝 梁简文帝 《霹雳引》:“时闻连鼓响,乍散投壶光。” 宋 范成大 《雷雨邻舍起龙》诗:“连鼓一声人失箸,不知挂壁几梭飞。”《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九:“闪烁烁曳两道流光,闹轰轰鸣几声连鼓。”
《國語辭典》:候鸟(候鳥)  拼音:hòu niǎo
随季节变更而迁移的鸟类。可分为冬候鸟和夏候鸟两种。冬候鸟有家燕、野鸭等,夏候鸟有大慈悲心鸟和八色鸟等。因其每年来去有定时,也称为「信鸟」。
《漢語大詞典》:马郎妇(馬郎婦)
(1).佛教传说中化作美女、使人永绝淫欲的 观世音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鬼神道释:“释氏书:昔有贤女 马郎妇 ,於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絶其淫。死塟,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 宋 黄庭坚 《观世音赞》之一:“设欲真见 观世音 ,金沙滩头 马郎妇 。” 鲁迅 《集外集拾遗·〈教授杂咏〉之二》:“可怜织女星,化为 马郎妇 。”参阅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马郎妇》
(2).佛教传说中化作美女、使人永绝淫欲的 观世音 。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鬼神道释:“释氏书:昔有贤女 马郎妇 ,於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絶其淫。死塟,后一梵僧来,云求我侣,掘开,乃锁子骨,梵僧以杖挑起,升云而去。” 宋 黄庭坚 《观世音赞》之一:“设欲真见 观世音 ,金沙滩头 马郎妇 。” 鲁迅 《集外集拾遗·〈教授杂咏〉之二》:“可怜织女星,化为 马郎妇 。”参阅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马郎妇》
《国语辞典》:自净作用(自净作用)  拼音:zì jìng zuò yòng
自然界中有机性废弃物,受本身及自然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被分解成对于人体无害的另一种物质,称为「自净作用」。
《国语辞典》:生橡胶(生橡胶)  拼音:shēng xiàng jiāo
未经硫化作用的橡胶。也称为「生胶」。
《漢語大詞典》:鲛人泣珠(鮫人泣珠)
典出洞冥记:“﹝ 吠勒国 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於鮫人之舍,得泪珠,则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鮫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镜花缘第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妇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鮫人泣珠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