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天不劳动,就一天不得饭吃。谓当勤于劳作,积德修福。景德传灯录·百丈怀海禅师:“师凡作务执劳,必先於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於人。’既徧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飡。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漢語大詞典》:吆号子(吆號子)
陕北 一种农村小调,是劳动时一种集体唱歌的形式。多半由一个人领唱,唱完一句或一段,众人“吆号”“吆号”地帮腔,故称。亦指大声唱“吆号子”。 杜鹏程 《延安人》三:“对面山上,有几百名工人在吆号子。”参阅《陕北民歌选·吆号子》
《國語辭典》:现成饭(現成飯)  拼音:xiàn chéng fàn
已经煮好的饭。引申为不劳而得的食物或职位。《儒林外史》第一回:「每月可以得他几钱银子,你又有现成饭吃。」
《國語辭典》:信用合作社  拼音:xìn yòng hé zuò shè
向会员吸收存款,并以较低的利率贷款给会员的合作社。其经营所获得的利润,则依各会员的存款多寡来分配。
《漢語大詞典》:小资产阶级(小資産階級)
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财产,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为生,一般不剥削别人的阶级,包括中农、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等。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挟,也只得附和着革命。”
《漢語大詞典》:小生产(小生産)
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生产。一般指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生产。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自耕农和手工业主所经营的,都是小生产的经济。”
《漢語大詞典》:小手工业(小手工業)
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生产。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空地广阔,因此均为小手工业工人所利用。”
《国语辞典》:昧旦晨兴(昧旦晨兴)  拼音:mèi dàn chén xīng
天不亮即起床。语出《晋书。卷九。简文帝纪》:「或白首戎阵,忠劳未叙,或行役弥久,儋石靡储,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后比喻勤奋劳动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眠。
《国语辞典》:梅尔夫人(梅尔夫人)  拼音:méi ěr fū rén
Meir Golda Heyrson
人名。(西元1898~1978)以色列女政治家,西元一九七二年起担任犹太劳动综合妇女劳动委员会执行委员,以色列建国后,历任劳务部长、外交部长、总理等要职。
《国语辞典》:泰国劳工(泰国劳工)  拼音:tài guó láo gōng
由泰国引进国内从事劳动业的工人。因应国内人力成本上涨,政府于西元1992年通过《就业服务法》,开放民间产业向主管机关申请,引进薪资较低的泰国劳工等外籍劳工,供业界聘用,以减少成本支出。
《国语辞典》:人力资源(人力资源)  拼音:rén lì zī yuán
具有生产能力的劳动人口,称为「人力资源」。一般系指六十五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人口而言。
《国语辞典》:经济核算(经济核算)  拼音:jīng jì hé suàn
一种用货币或价值形式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劳动经济效益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要求最充分、合理使用全部劳动力、机器设备、原料、材料和资源等,达到发挥最大经济效果之目标,以使企业改善经营效率。
《国语辞典》:劳资合作(劳资合作)  拼音:láo zī hé zuò
1.一般指劳方与资方因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
2.亦指劳动关系模式中的一种,「合作」建立在劳资双方共同追求更大效益的一致目标上,视企业经营的整体责任由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采用员工分红入股、利润分享方案等不同方法,提高组织的整体营运绩效。
《国语辞典》:劳资争议(劳资争议)  拼音:láo zī zhēng yì
劳工与雇主之间,有关工时、工资、福利、保险、资遣等种种劳动相关权益,没有得到双方同意认可而产生的争议与纠纷。也称为「劳资纠纷」。
《国语辞典》:劳动服务(劳动服务)  拼音:láo dòng fú wù
义务性的劳动工作。如:「今天我们的劳动服务是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