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非条件反射
飞潜动植
分肌劈理
反刍动物
化脓
后腿
脊索
脊索动物
脊椎动物
蛔虫
活货
刮打嘴
红细胞
海涂养殖
海洋生物
《漢語大詞典》:非条件反射
人或其他动物生来就具有的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如手碰着火,就立刻缩回去。也叫无条件反射。
《國語辭典》:飞潜动植(飛潛動植)  拼音:fēi qián dòng zhí
飞,天空飞的,指鸟类。潜,水中游的,指鱼类。动,动物。植,植物。飞潜动植泛指各种生物。
《國語辭典》:分肌劈理  拼音:fēn jī pī lǐ
按动物的身体组织仔细分解开来。《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先把猪肩出一个来杀了,烫洗乾净,分肌劈理的卖了一早晨。」
《漢語大詞典》:反刍动物(反芻動物)
偶蹄类的某些动物。这类动物有的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食物咽下后先入瘤胃再入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细细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皱胃,如牛、羊、鹿;有的胃分为三个部分,重瓣胃和皱胃合而为一,如骆驼。
《國語辭典》:化脓(化膿)  拼音:huà nóng
动物的组织因生病或外伤,受细菌感染而产生黄、白或绿色等毒液的现象。
《國語辭典》:后腿(後腿)  拼音:hòu tuǐ
1.兽类、爬虫类或昆虫长在后面的两条腿。
2.人行走时,在后面的那只脚。
《國語辭典》:脊索  拼音:jǐ suǒ
一种动物体在未形成脊柱以前的细胞组织,状如绳索,为胚胎时期的原始中轴骨骼。高等动物的脊柱是由胚胎时期的脊索演变而成,低等动物的脊索则终生不变。
《國語辭典》:脊索动物(脊索動物)  拼音:jǐ suǒ dòng wù
动物分类中的一个门,包括原索动物与脊椎动物。主要特徵是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在脊椎动物中,这三种特徵仅存在于胚胎时期,成长后脊索已被脊柱所取代。
《國語辭典》:脊椎动物(脊椎動物)  拼音:jǐ zhuī dòng wù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其体形一般为左右对称,由头、胸、腹、尾四部组成。体内有脊柱一,为骨骼的中轴。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五大类。
《國語辭典》:蛔虫(蛔蟲)  拼音:huí chóng
1.动物名。圆形动物门。成虫长约四至八寸,形状像蚯蚓,呈白色或米黄色。寄生于人的肠壁上及猫、狗等家畜体内,常随粪便排出。蛔虫在人体内会造成营养不良、精神不振、腹痛等症状,并且会引起肠阻塞、阑尾炎、肠穿孔等疾病。
2.比喻瞭解详情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他又不是这位姑娘肚子里的蛔虫,如何能体贴得这么周到呢?」
《漢語大詞典》:活货(活貨)
(1).指被作为商品买卖的人或其他鲜活动物。《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卜乔 ﹞身边藏下些散碎银两,都用尽了,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止剩得 莘瑶琴 一年活货,欲行出脱。”如:今天买回来的都是活货。
(2).指可流通之物。 茅盾 《多角关系》四:“现在就只有十几张‘引票’算是活货,不过又听说这样聚宝盆似的‘引票’也快要不值钱了。”
《漢語大詞典》:刮打嘴
一种玩具。用泥土塑成动物等形象,当中穿线,用以抽拉,发出响声。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一手拿着一具泥土塑成的‘刮打嘴’兔儿爷或猪八戒……一手挟着老母鸡。”
《漢語大詞典》:红细胞
一种脊椎动物含有血红蛋白的血球,有助于氧的内部输送,在哺乳类动物中呈两面凹陷的圆盘,每毫升血中其数量达数百万之多,主要产自红骨髓中有核细胞的残遗留
脊椎动物血液中红色的细胞
成熟的无核的红血细胞
《漢語大詞典》:海涂养殖
人工在海水中养殖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方式。可分为浅海养殖和滩涂养殖两种。浅海养殖以养殖海带、紫菜、对虾等为主,滩涂养殖以养殖文蛤、蛏子、牡蛎等贝类为主。
《國語辭典》:海洋生物  拼音:hǎi yáng shēng wù
泛称生活在海中的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