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功夫  拼音:gōng fu
1.武术。如:「功夫演员」。
2.本领、造诣。如:「他的国画,功夫很深。」也作「工夫」。
3.空閒、时间。如:「我可没功夫陪你,你随意吧!」也作「工夫」。
4.占用的时间、精力。如:「他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电脑学好。」也作「工夫」。
《国语辞典》:费功夫(费功夫)  拼音:fèi gōng fū
耗费精神力气。如:「你何必要如此费功夫的把它们分开呢?」
《國語辭典》:下功夫  拼音:xià gōng fu
花费时间与心力。如:「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得多下功夫。」
分類:下功夫
《國語辭典》:下工夫  拼音:xià gōng fu
花费时间与心力。如:「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比别人多下工夫。」
《漢語大詞典》:得功夫
见“ 得工夫 ”。
《漢語大詞典》:得工夫
犹言得空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箇,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覷我么?”一本作“ 得功夫 ”。
分類:得空
《漢語大詞典》:破功夫
见“ 破工夫 ”。
《漢語大詞典》:破工夫
安排些或花费点时间。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若小姐不弃小生,此情一心者,你是必破工夫明夜早些来。” 清 洪升 《长生殿·絮阁》:“今日这翠鈿凤舄,莫説是梅亭旧日恩情好,就是六宫中新窈窕,娘娘呵,也只合佯装不晓,直恁破工夫多计较!” 茅盾 《动摇》九:“既然全是我的错误,你大可心安理得,何必破工夫说了那许多话呢?”亦作“ 破功夫 ”。 徐铸成 《杜月笙正传·恒社》:“我所以破功夫给这个小人物作这番相当详细的介绍,因为想乘机写出一段颇为‘珍’、‘奇’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没功夫
谓无本领。 唐 王建 《酬从侄再看诗本》诗:“眼暗没功夫,慵来翦刻麤。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分類:无本本领
《國語辭典》: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拼音: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谚语)比喻只要有恒心毅力,肯下功夫,就能把事情做成功。《通俗常言疏證。文事。若要功夫深铁也磨成针》引《通俗编》:「宋郑思省百二十图诗有一题云:『骊山老姥磨铁杵,欲作绣针图。』今俗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本于此。」
《漢語大詞典》:硬功夫
指真正的本领。如:搞科研工作是要有点儿硬功夫的。
分類:真正本领
《漢語大詞典》: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比喻平日有心求之而不得,忽一朝无意而得之。 宋 夏元鼎 《绝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则除这般,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封神演义》第三五回:“晁田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要擒反叛解往 朝歌 ,你今来的凑巧。’”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部第二章:“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俺找得你们好苦呀!”亦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 ”、“ 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硬拷》:“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老相公住手,有登科记在此。”
《国语辞典》:没的功夫(没的功夫)  拼音:méi de gōng fū
没有时间。《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在扬州出了几百银子也没处买,听见说苏州还寻的出来,他拿三百两银子托我去买。我没的功夫,已在他跟前举荐了你。」
《国语辞典》:箱底功夫  拼音:xiāng dǐ gōng fū
压箱底的本事,指最拿手的专长。如:「为了办好这场盛宴,他把箱底功夫都用上了。」
分类:本事专长
《国语辞典》:笔下功夫(笔下功夫)  拼音:bǐ xià gōng fu
书画、写作的技能。如:「他的笔下功夫实在了得,每个人物都描写得十分传神。」
《国语辞典》:白费功夫(白费功夫)  拼音:bái fèi gōng fū
白白的浪费时间、精力而毫无收穫。如:「商店已经打烊,你再怎么叫门也是白费功夫。」
《国语辞典》:顶上功夫(顶上功夫)  拼音:dǐng shàng gōng fū
1.部分民族有以头顶物的搬运方法,后指利用头部表演的特技。如:「川剧团有一顶灯绝技,靠的全是顶上功夫。」
2.指美发的技术。如:「这位理发师顶上功夫堪称一流。」
《国语辞典》:床上功夫  拼音:chuáng shàng gōng fū
男女性爱的技巧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