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徙戎
晋 代统治阶级中企图用武力强迫少数民族外迁的一种主张。晋书·江统传:“ 统 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清 项□□ 《〈中西纪事〉叙》:“窃惟驭外之要,不越剿抚二端。乃由前而论,择将之难, 汉文 拊髀而兴叹;由后而论,徙戎之患, 江统 蒿目而生忧。”
《國語辭典》:逞强(逞強)  拼音:chěng qiáng
力量不足却刻意显示自己能力强。《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关公大喝曰:『匹夫休得逞强!』出马与纪灵大战。」《红楼梦》第四四回:「贾琏明仗著贾母素日疼他们,连母亲婶母也无碍,故逞强闹了来。」
《漢語大詞典》:家隆
谓臣下势力强大。韩非子·八经:“大臣两重提衡而不踦曰卷祸,其患家隆劫杀之难作。”一说,隆读为“鬨”,家隆即“家鬨”,亦谓私家构兵争斗。见 清 孙诒让 札迻·韩非子
《漢語大詞典》:强吏
能力强的官吏。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比试用於此邦,必咨求於强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强吏晚任危疆,下车虎穴。”
《漢語大詞典》:取夺(取奪)
夺取;以武力强取。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汝等入城,不得惊动府库,不得杀害人民,不得取夺财物。”
《國語辭典》:抢夺(搶奪)  拼音:qiǎng duó
用暴力的手段夺取。《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府中将吏大惊,欲待动手抢夺,早望见尘头大起,哨马报说钟司徒大兵到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这一路的好汉,只要东西,不伤人;若是和他争论抢夺,他便是一刀一个。」
《國語辭典》:眼毒  拼音:yǎn dú
1.眼光锐利。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敢问哥哥,这嫂嫂敢不和哥哥是儿女夫妻么?(燕大云)兄弟,你好眼毒也,你怎生便认的出来?」
2.恶意的凝视。如:「你在这里也要惹人厌,招人的眼毒。」
《国语辞典》:温泉浴(温泉浴)  拼音:wēn quán yù
在温泉中沐浴。因温泉溶解力强,能溶解种种矿物,如硫磺等,对于人的皮肤极有益。
《漢語大詞典》:威挟(威挾)
以暴力强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吾乡有日劫窃其妇之首饰,不得则威挟而力夺之,其终则卖其妻以供一博者矣。”
《漢語大詞典》:稠木
木材的一种。性能不易开裂,弹力强。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漕舫:“关门棒用稠木、榔木。”
《漢語大詞典》:唐弓
周 代“六弓”之一,弓力强弱为中等。多用于习射。周礼·夏官·司弓矢:“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 郑玄 注:“学射者弓用中,后习强弱则易也……使者劳者弓亦用中,远近可也。” 林尹 注:“王、弧为强弓,夹、庾为弱弓,唐、大为中弓。” 唐 张说 《〈玄武门侍射〉诗序》:“唐弓在手,夏箭斯发。”
《國語辭典》:压迫(壓迫)  拼音:yā pò
压制逼迫。如:「对于他的压迫,她决定予以反击,不再忍气吞声。」
《漢語大詞典》:畏迫
畏惧。《文选·曹冏〈六代论〉》:“ 吴 楚 凭 江 ,负固 方城 ,虽心希九鼎,而畏迫宗姬,姦情散於胸怀,逆谋消於唇吻。” 李周翰 注:“言其虽有篡 周 之心,而犹畏惧同姓之国。”
威迫。用威力强迫。魏书·司马叡传:“ 叡 畏迫於 敦 ,居常忧戚,发病而死。”
《漢語大詞典》:豪贼(豪賊)
(1).势力强大的盗贼。
(2).蔑称农民起义人物。 宋 叶适 《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自 宣和 失驭,天下安土乐业之民皆化为盗贼……积四年,平豪贼百七十部。”
《漢語大詞典》:蛮功(蠻功)
谓用暴力强迫的办法。 茅盾 《子夜》十四:“﹝ 屠维岳 ﹞看见 阿祥 闲站在游廊前,就发令道:‘ 阿祥 ,你到草棚里把 张阿新 骗来!骗不动,就用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