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31,分5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双剑
弓剑
剑门
剑南
说剑
孤剑
剑光
剑履
冠剑
抚剑
雄剑
刀剑
剑外
挂剑
学剑
《骈字类编》:双剑(双剑)
唐 窦巩 题剑津 双剑变成龙化去,两溪相并水归南。
元 钱惟善 题广微天师升龙图 波涛光彩失双剑,风雨晦冥驱六丁。
《漢語大詞典》:弓剑(弓劍)
(1).弓与剑。礼记·曲礼上:“受弓剑者以袂。”《淮南子·氾论训》:“古之兵,弓剑而已矣。”
(2).指武艺或用武。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 道安 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宋 叶适 《赠李秀才肖舒》诗:“寺传弓剑烟嵐外,门掩诗书浪泊间。” 明 陈子龙 《中都》诗:“ 涂山 弓剑地,千载颂苞桑。”
(3).传说 黄帝 骑龙仙去,群臣攀附欲上,致坠帝弓。又 黄帝 葬 桥山 ,山崩,棺空,唯剑存。见史记·封禅书、 汉 刘向 列仙传·黄帝。后因以“弓剑”为对已故帝王寄托哀思之词。魏书·肃宗纪:“何图一旦,弓剑莫追,国道中微,大行絶祀。” 隋 牛弘 《隋文帝颂》:“慕深考妣,哀缠弓剑。” 唐 杜甫 《送覃二判官》诗:“先帝弓剑远,小臣餘此生。” 清 徐枋 《顾氏松风寝记》:“而事关故国,莫不动先王弓剑之思焉。”
《骈字类编》:剑门(剑门)
唐 岑参 送蜀郡李掾 夜宿剑门月,朝行巴水云。
唐 岑参 送郭仆射节制剑南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
唐 杜甫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唐 杜甫 秋尽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唐 白居易 太湖石 邈矣仙掌迥,呀然剑门深。
唐 陈羽 西蜀送许中庸归秦赴举 剑门当石隘,栈阁入云危。
唐 章孝标 蜀中赠广上人 朝惊云气遮天阁,暮踏猿声入剑门。
《國語辭典》:剑南(劍南)  拼音:jiàn nán
地名。唐贞观时所设十道之一。因位在剑阁之南,故称为「剑南」。包括今四川省剑阁以南,大江以北,甘肃省蟠冢山以南及云南省东北边境等地。
分類:地区
《漢語大詞典》:说剑(説劍,説劒)
亦作“说劒”。 庄子《说剑》篇,写 赵文王 好剑, 庄子 往说之,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劝 文王 好天子之剑。后遂以“説剑”指谈论武事。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志铭》:“歷诸侯而説剑,直之无前;引司马而操弓,观者如堵。” 唐 高适 《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説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亦作“说劒”。解掉佩剑。説,通“ 脱 ”。礼记·乐记:“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説剑也。”左传·定公十三年:“ 赵孟 怒召 午 ,而囚诸 晋阳 ,使其从者説劒而入。”
分類:佩剑文王
《漢語大詞典》:孤剑(孤劍,孤劒)
亦作“ 孤劒 ”。一把剑。亦借指单独的武士。 唐 陈子昂 《东征答朝臣相送》诗:“孤剑将何託,长謡塞上风。”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并序》:“疋马孤劒,为王前驱。”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犹喜故人天外至,许将孤剑日边归。” 金 元好问 《孤剑咏》:“吟成孤劒咏,门外山神泣。”
《骈字类编》:剑光(剑光)
唐 李贺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唐 秦韬玉 边将 剑光如电马如风,百捷长轻是掌中。
唐 皎然 送穆寂赴举 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國語辭典》:剑履(劍履)  拼音:jiàn lǚ
重臣的地位尊贵显达,皇帝特许上殿时可不解佩剑,不脱履,以表示殊荣。唐。钱起〈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诗:「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三国演义》第四回:「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漢語大詞典》:剑履上殿(劍履上殿)
经帝王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以示殊荣。后汉书·董卓传:“寻进 卓 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亦省作“ 剑履 ”。 唐 钱起 《陪郭常侍令公东亭宴集》:“盛业山河列,重名剑履荣。” 宋 苏轼 《送周朝议守汉州》:“谓当收桑榆,华髮看剑履。” 明 张居正 《寿严少师三十韵》:“声名悬日月,剑履逼星缠。”
《漢語大詞典》:冠剑(冠劍)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 司马光 《楚宫行》:“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漢語大詞典》:抚剑(撫劍)
(1).按剑。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遂超乘,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奋袂攘袵,抚剑东顾,而心已驰於 吴会 矣。” 唐 司空图 《冯燕歌》:“ 冯君 抚剑即迟疑,自顾平生心不欺。”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非贸贸然暴虎冯河、抚剑疾视者所可与议也。”
(2).指从戎。 南朝 齐 谢朓 《和江丞北戍琅琊城》:“岂不思抚剑,惜哉无轻舟。”
分類:抚剑按剑
《國語辭典》:雄剑(雄劍)  拼音:xióng jiàn
1.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二剑之一,后献给吴王。唐。陆广微《吴地记》:「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伤,忆其雄也。」也泛指对剑之一。《红楼梦》第六六回:「掣出那股雄剑,将万根烦恼丝一挥而尽。」
2.锋利的剑。唐。杜审言〈赠苏味道〉诗:「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唐。杜甫 前出塞诗九首之七:「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國語辭典》:刀剑(刀劍)  拼音:dāo jiàn
金属制可用以切砍与刺穿的单刃或双刃兵器。《三国演义》第九一回:「或为刀剑所伤,魄归长夜,生则有勇,死则成名。」
《國語辭典》:剑外(劍外)  拼音:jiàn wài
地名。唐时称剑门以南的蜀中地区。就唐首都长安而言,四川位于剑门山外,故称为「剑外」。唐于此置剑南道。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泣满衣裳。」
《國語辭典》:挂剑(掛劍)  拼音:guà jiàn
表示对亡友的追怀及信义。参见「季札挂剑」条。唐。方干 哭江西处士陈陶诗:「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漢語大詞典》:学剑(學劍)
学习剑术。谓学习武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北周 庾信 《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论兵,即佐中军之策。”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宋 陆游 《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