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25,分55页显示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石剑攒青
势剑金牌
舌剑唇枪
尚方宝剑
尚方斩马剑
上方宝剑
桑门剑
九剑酒
屦及剑及
浪人剑
浪剑
口蜜腹剑
刻舟求剑
剑觚
剑喉
《分类字锦》:石剑攒青(石剑攒青)
分类:华山
《漢語大詞典》:势剑金牌(勢劍金牌)
皇帝授予大臣全权处理要案的两种信物。势剑,尚方剑。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三折:“圣人敕赐势剑金牌,着老夫先斩后奏。”
《國語辭典》:舌剑唇枪(舌劍脣槍)  拼音:shé jiàn chún qiāng
比喻辩论的激烈和言辞的锋利。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二折:「使心猿意马,逞舌剑唇枪。」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三二出:「其妻王氏,舌剑唇枪,巧言助逆。」也作「剑舌枪唇」、「唇枪舌剑」。
《國語辭典》:尚方宝剑(尚方寶劍)  拼音:shàng fāng bǎo jiàn
古代指皇帝御用的宝剑。戏曲或小说中常可见持有御赐尚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特权。也称为「势剑」。
分類:尚方宝剑
《漢語大詞典》:尚方剑(尚方劍)
俗称“尚方宝剑”。 皇帝用来封赐大臣的剑,表示授权,可以便宜行事。 明 刘基 《赠周宗道》诗:“先封尚方剑,按法诛姦贜。”明史·朱燮元传:“兼巡抚 贵州 ,仍赐尚方剑。”亦省称“ 尚方 ”。 清 方文 《书事》诗:“相国临戎赐尚方,九重亲翰洒天章。”参见“ 尚方斩马剑 ”。
《漢語大詞典》:尚方斩马剑(尚方斬馬劍)
尚方制作的御用剑,因极锋利,言可斩马,故名。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餘。” 颜师古 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斩马剑,剑利可以斩马也。”
《漢語大詞典》:上方宝剑(上方寶劍)
见“ 上方剑 ”。
《漢語大詞典》:上方剑(上方劍)
(1).即尚方剑。尚方署特制的皇帝御用的宝剑。古代天子派大臣处理重大案件时,常赐以上方剑,表示授予全权,可以先斩后奏。 宋 陆游 《书志》诗:“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新授上方剑,么魔谁敢纵!”明史·蒋钦传:“臣昨再疏受杖,血肉淋灕,仗枕狱中,终难自默,愿借上方剑斩之。”
(2).现多称“上方宝剑”。用以比喻来自上级的口头指示或书面文件。 达理 《路障》六:“ 秦越 终于拿到一把上方宝剑了。他指示市委印刷厂印了几千份,分发给各有关单位。”
《漢語大詞典》:桑门剑(桑門劍)
剑名。相传为 黄巢 所用。《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黄巢 道:‘咱有天赐桑门剑一口,所向无敌。何况更有五百人相从,何事不济?’”
分類:剑名黄巢
《漢語大詞典》:九剑酒(九劒酒)
仙酒名。云笈七籤卷一一○:“ 帛举 字 子高 ,尝入山採薪。见二白鵠飞下石上,即成两仙人,共语云:‘顷合阴丹成,就 河 北 王母 索九劒酒服之,至良。’ 子高 闻仙人言,就访 王母 者,得九劒酒,还告仙人,乞丹服之,即翻然昇虚,治於云中,掌云雨之任。”
《國語辭典》:屦及剑及(屨及劍及)  拼音:jù jí jiàn jí
春秋时楚庄王等不及穿鞋佩剑,就急著出兵为大夫申舟报仇的故事。见《左传。宣公十四年》。后形容人行动果决、快速、迫不及待的样子。如:「他处事一向屦及剑及,说到做到。」也作「剑及履及」、「剑及屦及」。
《漢語大詞典》:浪人剑(浪人劍)
亦作“ 浪剑 ”。 剑名。 唐 樊绰 蛮书·云南管内物产:“ 浪人詔 能铸剑,尤精利,诸部落悉不如,谓之浪剑。”旧唐书·德宗纪下:“ 南詔 献鐸槊、浪人剑、 吐蕃 印八纽。”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鬱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耀如星者,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鐔首,伤即死。 浪人 所铸,故亦名浪剑。”参见“浪人”。
分類:剑名
《國語辭典》:浪人  拼音:làng rén
1.行踪无定,到处流浪的人。如:「他自称国际浪人,时常在世界各国漫游。」唐。柳宗元〈李赤传〉:「李赤,江湖浪人也。」
2.日本幕府时代,德川管辖六十个藩,各藩主门下养有许多武士,后藩主互斗,被灭藩的门下武士失去封禄、离开主家,成为失业或无业的武士,便称为「浪人」。如:「他手持武士刀,十足像个东瀛浪人。」
《漢語大詞典》:浪剑(浪劍)
见“ 浪人剑 ”。
《漢語大詞典》:浪人剑(浪人劍)
亦作“ 浪剑 ”。 剑名。 唐 樊绰 蛮书·云南管内物产:“ 浪人詔 能铸剑,尤精利,诸部落悉不如,谓之浪剑。”旧唐书·德宗纪下:“ 南詔 献鐸槊、浪人剑、 吐蕃 印八纽。”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鬱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耀如星者,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鐔首,伤即死。 浪人 所铸,故亦名浪剑。”参见“浪人”。
分類:剑名
《國語辭典》:口蜜腹剑(口蜜腹劍)  拼音:kǒu mì fù jiàn
语本《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形容一个人嘴巴说得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五出:「这厮口蜜腹剑,正所谓慝怨而友者也。」
分類:嘴甜甜心
《國語辭典》:刻舟求剑(刻舟求劍)  拼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楚人过江,剑掉水中,便于船舷刻一记号,待船停止,从刻记号处下水寻剑的故事。典出《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后用以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刻舟求剑,固匪通材。」《红楼梦》第一二○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也作「求剑刻舟」。
《高级汉语词典》:剑觚
剑柄
《骈字类编》:剑喉(剑喉)
汉书韩延寿传刀剑钩镡注师古曰钩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镡剑喉也 皇甫涍晨熹楼赋晨膝霄渊兮纷虎膂而剑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