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前往  拼音:qián wǎng
1.往、去。《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萧颖士传》:「林甫尝至故人舍邀颖士,颖士前往。」《儒林外史》第三九回:「你今前往投军,说出我的名姓,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
2.以前。《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况道尊前往,惠积联绵者哉。」
《國語辭典》:前去  拼音:qián qù
1.前往至某处。《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唐。戴司颜 江上雨诗:「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
2.将来。宋。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诗:「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分類:前去将来
《漢語大詞典》:之如
前往。 汉 王充 论衡·难岁:“其移东西,若徙四维,相之如者皆吉。” 刘盼遂 集解:“之如二字皆训往,二字连用,疑亦当时术家之语。”
分類:之如前往
《漢語大詞典》:之适(之適)
前往;往来。后汉书·祢衡传:“﹝ 衡 ﹞始达 潁川 ,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於刺字漫灭。”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先主 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餘日。”
分類:前往往来
《國語辭典》:践履(踐履)  拼音:jiàn lǚ
1.践踏。《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礼记。曲礼上》:「毋践履、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2.前往、经历。《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遵与隗王歃盟为汉,自经历虎口,践履死地,已数十矣。」
3.实行预定的事。如:「践履条约」、「践履诺言」。
《國語辭典》:趋向(趨向)  拼音:qū xiàng
1.倾向。如:「近来东欧政情有向民主迈进的趋向。」
2.趋炎附势。《旧五代史。卷六十三。唐书。张全义传》:「趋向者皆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漢語大詞典》:走趋(走趨)
亦作“ 走趍 ”。
(1).奔往;;前往。汉书·金日磾传:“﹝ 何罗 ﹞见 日磾 色变,走趋卧内欲入。” 颜师古 注:“趋读曰趣,嚮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燕 中刻本自希,然海内舟车辐輳,筐篚走趋,巨贾所携,故家之蓄,错出其间,故特盛於他处。”
(2).行步。 唐 韩愈 《王君墓志铭》:“佩玉长裾,不利走趋。”
(3).指奔走供职。 宋 陆游 《醉中歌》:“折腰歛版日走趋,归来聊以醉自娱。”
《國語辭典》:趋赴(趨赴)  拼音:qū fù
疾行而赴。《三国演义》第八回:「司徒见招,即当趋赴。」
《漢語大詞典》:趁赴
往赴;前往。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禁旅迁补:“大礼后,次年殿庭较艺,乘舆临轩,曰‘推垜子’……唯推垜之日,以疾不趁赴者,为害甚重。”
分類:前往
《漢語大詞典》:往至
犹前往。百喻经·破五通仙眼喻:“有一愚臣,輒便往至,挑仙人双眼。”
分類:前往
《漢語大詞典》:进造(進造)
前往;造访。 元 刘闻 《挽宋显夫》诗:“归弘虎闈讲,进造玉堂列。” 明 归有光 《与林侍郎书》:“昨进造,承款待过厚。”
分類:前往造访
《國語辭典》:开赴(開赴)  拼音:kāi fù
出发前往。如:「军队开赴前线,保国卫民。」
分類:前往
《漢語大詞典》:走趟
走;前往。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跟前还有些未了的事,须得亲自走趟,回来你我短话长説着。”
分類:前往
《漢語大詞典》:之官
上任;前往任所。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秋七月,有星孛于东井,时 谷永 为北地太守,方之官。” 唐 杜甫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明 王世贞 《送黄资礼谪判漳州》诗:“别地荆榛满,之官橘柚新。” 清 黄子云 《葵诚向》诗之五:“之官凛考核,惟务催科早。”
《国语辞典》:不去  拼音:bù qù
1.不离开、不前往。《文选。宋玉。高唐赋》:「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有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有书来唤,不敢不去。」
2.不弃、不丧失。《老子》第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文选。范晔。逸民传论》:「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
《漢語大詞典》:之国(之國)
前往封地。史记·孝景本纪:“ 广川 、 长沙王 皆之国。” 司马贞 索隐:“遣就国也。”后汉书·第五伦传:“举孝廉,补 淮阳国 医工长,随王之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五章:“如今 潞王 是第二代,他的父亲是 万历 皇帝的同母弟,在之国之前,住在 北京 的 潞王邸 。”